在等待出嫁的日子裏,小蘭再沒犯過病,幾乎跟過去一樣了,開朗、活潑,笑臉……看來這味心藥,算是給蔡文燁夫婦下對了。
隻是,夜裏的時候,那些巡夜家丁偶爾會看到小蘭一個人在花園那裏,圍著花草走動,有時還對著那些花草低聲說些什麼,不過再沒那種哭鬧現象出現。府裏人猜測,或許她心裏還沒放下小花匠,也或許,她在和小花匠道別。
眼看著和布匹店老板兒子成親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蔡府裏忙活著給她置辦嫁妝。還是在這麼個節骨眼兒上,布匹店老板那邊傳來消息,悔婚了,聘禮也不要了,管家蔡章找到布匹店老板,說出個大天兒來,布匹店老板也不要小蘭這兒媳婦。
蔡文燁夫婦拿布匹店那對父子也沒辦法,隻能好言安慰小蘭,等有合適機會,再給她找一個。
這對小蘭來說,無疑又是一個沉重打擊,她產生了輕生的念頭,要不是被人發現的早,就吊死在丫鬟們休息睡覺的大房子裏了。
後來小香聽人說,也不知道府裏的誰,把小蘭和小花匠好過、又因為花匠的死瘋傻過一陣的事,偷偷告訴了布匹店老板。那布匹店老板一聽,原來小蘭還有這麼一個“前科”,和花匠好過也就算了,還瘋瘋癲癲的,他們家兒子不癡不傻,雖然年齡大了點兒,也不至於娶個瘋子過門。
就這麼的,布匹店老板悔婚了,說啥都不同意,還給大媒人,也就是老管家蔡章,撂下一句狠話,俺兒子就是不娶你府上哩瘋丫鬟,要不你叫你家縣衙當差的二少爺把俺們爺倆兒都抓了去。
這叫什麼呢?這就叫,不怕沒好事兒,就怕沒好人。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小蘭又回到了過去那種鬱鬱寡歡的狀態,不過比上次好了很多,至少不再哭鬧,隻是每天不怎麼說話,也不怎麼和丫鬟下人們接觸,就跟自我封閉了似的,自己活在自己的一個世界裏,偶爾的,她還是會在晚上跑到花園哪裏,看著那些花草說話、流淚……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時候的小蘭,已經十九歲。
又兩年後,小蘭二十一歲。有一陣子,我高祖母的母親李氏身體抱恙,郎中就給李氏開了幾副草藥。小蘭這時候雖然活在一個自我封閉的世界裏,但她心裏很清楚誰對她好,誰是真心疼她,於是,給李氏熬藥的事,她主動請纓承擔了下來。
這個時候呢,蔡府裏剛剛從外麵請來一個廚藝高超的老廚子,那老廚子呢,還帶著一個小廚子,也就是前麵提到過的張江。這個張江呢,比小蘭小一歲,那年二十歲,人長的也不錯,蠻機靈的。
小蘭到廚房第一次熬藥的時候,張江被小蘭的美貌所動,就喜歡上了小蘭,當然了,張江並不知道小蘭的過去。
就這麼熬了十幾副藥以後,小蘭架不住張江的糾纏,漸漸的,從自我封閉的世界裏走了出來,臉上漸漸有了笑容,和張江的關係也從冷漠到親熱,一點點的逐步升溫。
小蘭和張江的事,是我高祖母和我高祖父來到蔡府以後,小香抽空悄悄告訴我高祖母的,在去請我高祖父來蔡府之前,我高祖母並不知道小蘭和張江的事,蔡府裏除了小香以外,也很少有人知道。
小香還告訴我高祖母,小蘭失蹤前已經和張江私定終身,把身子都給了張江。小香為什麼會知道這些呢,因為在蔡府上下,能和小蘭說上一句知心話的,隻有這個小香了。
到此,我高祖母把小蘭的事,算是全部告訴了我高祖父。我高祖母接著說,小蘭失蹤以後,衙門裏來人查了,發現小蘭在八月十五夜裏,出去過一次,不過很快就回來了。據小香說,八月十五那天的宴席散了以後,她們這些丫鬟回房睡覺時,發現小蘭在自己床上和衣躺著,眼睛看著房梁發呆,眼角還掛著眼淚,小香問她怎麼了,她也不說,第二天一大早,人就不見了。
衙門裏還查到,八月十五那天夜裏,小廚子張江也離開過府上一次,張江前腳兒走,小蘭後腳兒就跟了出去。隻是小蘭很快就返回了,而張江一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回府。
究竟兩個人出府幹了點啥,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