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瑁自己帶領兩千人沿途返回漢中,他要詳細查看運輸條件,同時責令吳懿趕緊運輸一部分緊急儲備糧接應,防止雍朗到時不投降而頑抗。
眾人有些不解,不知劉瑁為何要單獨帶人察看運輸條件,似乎他有什麼大計劃。
本來按常理說,由劉瑁帶人威逼雍朗是最佳選擇,畢竟他已經到了此地。
劉瑁望著眾人的表情笑了笑,隨後就拿過來一塊大木牘,上麵畫有幾條蜀道以及西漢水(嘉陵江)、沔水(漢江)上遊地區的大致圖形。
對於這個地形,在座的益州人大都清楚,因為出征之前已經詳細了解過,隻是新入夥的關中人有些不太熟悉。
劉瑁又給他們詳細講解了一下,然後說到重點:“如今關中殘破,即便是移民回遷,再加上屯田,糧食也未必能夠滿足軍需,相當的糧食還需要走蜀道運輸,不過蜀道艱難,也未必能夠滿足所需。”
徐晃很有些不解,問道:“主公,前漢高祖從陳倉道進軍關中一統天下,聽說許多糧草都是從漢中和巴蜀之地運來,如今益州未遭受幹旱,糧草充足,為何不能從陳倉道運輸?”
未等劉瑁開口解釋,黃權笑著解釋道:“公明不知,那時候的陳倉道和現在完全不同,區別極大,當時武都未發生大地震,沔水與西漢水上遊相連,糧草可以直接從沔水運輸……”
(PS:公元前186年,武都郡發生過一場大地震,這場地震之後造成漢江上遊改道進入嘉陵江,同時上遊的一處大澤消失,整個運輸條件完全不同)
徐晃依舊不解:“可是按照主公所畫之圖,如今糧草依舊可以從西漢水運輸,並無多大影響的!”
黃權笑著走過去指著木牘又解釋道:“吾話還會講完,如今當然可以從西漢水運輸,不過上遊水流湍急,小船也非常困難,幾乎全靠人力。
但是在三百八十年前,沔水上遊還有大澤,大船從沔水上行到大澤附近,另外換小船就可以進入大澤。
然後在大澤中換大船,糧草就可以順著大澤東北方的峽穀河流上行到故道城下方五十餘裏處,這條水上運輸路線比現在至少可以節約糧草兩倍以上……”
黃權這麼一解釋,徐晃恍然大悟,趕忙說道:“看來前漢高祖能夠成就一番霸業,與當時的陳倉運輸條件極佳有很大關係呢!”
劉瑁這時點點頭:“這是當然!”
他心想,除了漢高祖劉邦之外,後來沒有一個人能夠從益州進軍關中成功,包括諸葛亮在內,都與運輸條件差有直接關係。
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功,其實除了當時的關中條件比現在好幾倍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陳倉、故道大部分路線可以水路運輸。
古代水路運輸的的效率比陸路運輸高若幹倍,就是二十一世紀石油運輸還是從海上走的!
這是黃權又突然說道:“依主公之意,莫不是還要想恢複沔水這條運輸水道?這似乎難度太大,極不容易辦到!”
眾人也是猛然間一驚,有些明白劉瑁的企圖,不過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既然河流已經改道幾百年,要重新恢複河道幾乎不可能,主公是怎麼想的?
眾人也不好再問,都拿眼睛盯著劉瑁。
隻見劉瑁微微一笑:“重新恢複沔水河道當然不可能,不過可以對現在西漢水河道進行改造,使之基本達到三百八十年前的運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