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一、 楔子

東漢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

時值漢末黃巾亂後,朝廷衰敗、群雄並起。

周瑜牽馬飲水,在溪邊稍做休息。

他離家雲遊僅一年半載,還挫不去年少的銳氣,但殘酷的現實確足以將一個嬌生慣養的富家少爺磨練成世故的遊俠。

亂世,使人容易看清現實。

這一年周瑜十六歲

「姊姊,你好漂亮喔!」

幼嫩的男孩嗓音在他耳畔響起,極明顯的是對著他開口。一抬頭,就見一年約八、九歲的男孩眨著靈動的大眼直勾勾的看著他。

「我是哥哥,不是姊姊。」微妙地加以糾正,他四處張望,「你家人呢?沒有人陪你?」兵荒馬亂的放著個孩子單獨一人,太危險了。

「哥哥在家讀書,我一個人出來玩。姊姊你陪我玩好不好?」

「小弟弟,天要黑了,快點回家吧。」摸摸他的頭,周瑜完全不在意男孩二度錯認他的性別。

「姊姊不陪我玩?」好失望的語氣。

「我還有事,對不起喔。」他壓根不知該如何與孩童玩耍,但有件事他倒很清楚——小孩都會以哭鬧來達成目的,他小時候也常用,而且屢試不爽。

一扁嘴,男孩就要如同他所預測的放聲大哭——

「男孩子不可以哭。」放軟聲調再加上微笑,他倒也成功堵住才要發功的魔音傳腦。

「你住哪兒?我送你回家。」荒郊野外的要他丟下個孩子一走了之他於心不忍,最好是確定這男孩平安回家後他再離開。

「就在前麵…」乖乖回答,男孩這麼聽話還是生平頭一遭。

「那好。」抱起他,周瑜熟練地躍上馬背,走向預定之外的一段路。

有點麻煩。

揉揉額際,周瑜暗暗想著。

「你家到了。」他用的是肯定句。

「嗯。」男孩緊捉住他的衣襟不放。

「快進去呀?」

「不要!」猛力搖頭,男孩捉的更緊。

這小鬼…

若非對方還是個孩子,周瑜可能早沒了耐性。

「姊姊、姊姊!」

「啊?」懶得糾正他一路上不知叫錯幾十次的稱呼,周瑜的回應有些散漫。

「等我長大,姊姊你當我的媳婦好不好?」

「……」這小鬼吃錯藥了?

未立時回答,他瞥見眼前房舍的矮門開出條細縫,似乎就要有人走出屋外。他拎起男孩,敷衍道:「等你長大點再說吧。」他的耐心已經瀕臨崩潰邊緣,仍是溫和的笑著,可他手上的動作卻一點也沾不上溫柔的邊。

對準門內,他毫不遲疑地把男孩小小的身體甩入門邊探頭而出之人懷中,飛也似的逃離現場。

雖遭受無情的對待,男孩卻深深記得他曾遇過一位麗人,讓他體會何謂一見鍾情,從此烙印於心不曾忘懷。

這一年,諸葛亮九歲。

二、 傾心

建安十三年九月(公元208年)

曹操大軍南下,適劉表卒,子劉琮以荊州降操。劉備敗走,遣諸葛亮至江東聯合孫權共同抗操。

周瑜自鄱陽返回吳郡,武將文官聞風而至,他一概拒絕來者求見,獨自對目前情勢再三思考斟酌著。正當魯肅為孫劉聯合之事奔波,他依舊在鄱陽湖督練水軍。

這段期間孫權、魯肅做了何事、曹操大軍動向、劉備的逃亡路線他皆了然於胸,對於聯軍之議他未表態,不讚成,也不反對。但周瑜內心卻有股興奮之情,想到將和曹操一決勝負他就掩不住內心激動:無論成敗,在此戰中我都將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