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二的時候,她終於和她的好朋友——阿欣開始了一段美好的愛情。
阿欣是個秀氣溫柔的小女生,一開始就被阿茜帥氣瀟灑的外表吸引了,成為朋友之後,更是為阿茜貼心細致的性格俘獲了芳心,於是兩人不顧旁人的指指點點,就約定談一段奮不顧身、海枯石爛的戀愛。
她們和任何其他情侶沒什麼兩樣,一起上課下課,一起學習玩耍,不開心的時候,聊聊天,互相解憂;有時候阿茜和別的女生走得近了,阿欣便會醋意大發,活像個小母老虎,攪得她不得安寧,然後兩人便在打打鬧鬧中和解了。阿欣還為阿茜織了一條圍巾,象征她給的她絲絲縷縷的溫暖……
可是,好景不長,阿欣的父母得知了這一消息,居然直接跑到學校來,禁止阿欣和她的一切來往。阿欣沒有辦法,隻能和阿茜偷偷聯係。即便是這樣,最後阿欣的父母還是讓她轉了學。此後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阿茜再沒有得到有關阿欣的任何消息。
唉,也不知道阿欣現在在哪?她過得怎麼樣?
當阿欣的父母信誓旦旦的想對孩子的人生負責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阿欣自己的選擇?如果沒有,又憑什麼打著“我如此愛你”的旗號,來“綁架”阿欣呢?
所以說,當某些人的權威和他們所謂的“正統思想”受到挑戰的時候,他們很害怕他們心中的那種穩定遭到破壞,害怕別人的議論和異樣的眼光。這種強烈的不自信和不安全感會迫使他們急切的采取強製措施,來不及在乎措施是否合理,也不許任何人詢問和反駁;否則,他們會覺得好似受到了極大地侮辱。這種情況下,是沒有道理可言的,作為弱勢方,隻能接受現實。
就像阿欣,她不願意冒著與父母決裂的危險,繼續沉溺在愛情中,就隻能離開阿茜。
最讓阿茜難過的,不隻是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悲劇,還有阿欣的父母那一句句具有侮辱性的話語:“看你,男不男女不女的,像什麼樣子!”“一定是你帶壞了我們家欣欣,我們家欣欣從小可聽話了!怎麼會做這種事?以後還怎麼見人呀?”……
這些話讓伊燦聽的痛徹心扉,不禁義憤填膺的罵道:“哪種事?好好的兩情相悅,怎麼就不能見人了?難道隻有把兩個不相愛的男女綁在一起才是最光榮的事情嗎?阿欣的爸媽怎麼這麼自私?真的要拿自己的女兒的幸福,換取他們自己的麵子嗎?”
可憐親愛的阿茜,可想而知,她之後的日子是如何熬過的。伊燦忍不住輕輕的抱了抱阿茜,當初好好的一個開朗熱情的姑娘,如今卻變得這麼消瘦憔悴,讓伊燦無比的心疼。
“阿茜,你也別因此就一直消沉下去,別鑽在這個牛角尖裏不出來。咱們這一代的思想,應該還是開明很多的,對同性戀沒有太多偏見的。”
“但我的父母呢?他們是絕對接受不了的。”阿茜苦惱道。
伊燦想了想,也沒有任何辦法,畢竟上一代的思想那麼保守,就算了為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也會犧牲自己的追求,委曲求全,結婚生子,過別人眼中的“幸福生活”的。
“唉——”伊燦無奈的歎了口氣,才想起自己的事,羞赧的把心裏的疑問告訴了阿茜。
阿茜聽了伊燦和阿冰還有若卿的故事,略感吃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