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下載於 ,如需更多好書,請訪問:
第一章春衫才惹京塵
公元1673年,京城 春雨時節。
蒼勁繁華的古都也被這細雨輕風悄悄打濕了,也許是有了這潤物細無聲的些微暖意,讓它看上去也有了絲清新的靈動。剛進三月,已漸有了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景象。
可是此刻的明府,並未沾染這春意中的流淌的一絲一毫的輕鬆,因為今天來了位很重要的客人,重要到輕輕一跺腳便能震動整個天下。
“臣未想到皇上會親來府上,接駕來遲還望皇上恕罪。”明珠沒想到康熙會私訪,不由惶恐的下跪請安。
康熙今天隻穿著家常的外袍,可仍是貴不可言.隻聽他不疾不徐的說道:“快起來吧,大人不必驚慌,難得天氣尚好,朕也是想出來走走。”
明珠深感皇上說這話絕不單單出此原因,自從當今的天子16歲除鼇拜,重掌政權後,他便感覺得到此乃真命天子絕非貪享一時太平的君王。
明珠心裏就是期盼這樣的聖君,今日皇上能親臨府邸便一定另有要事,自己可要好好把握機會。揣摩皇上此行的目的,又看了眼這窗外的天氣。
“時至初春,確實一派萬物複蘇的景象,隻是這雨總有些斷斷續續的,難免讓人覺得”明珠頓了頓,才繼續說道:“覺得不是很暢快。”
話才說完,卻未料到,康熙笑了,明珠心裏更難琢磨,雖然當今聖上年齡尚輕,但談笑間帝王之氣早已逼的人不敢正視,這笑聲都不知是真是假,是獎是罰。
“看樣子,愛卿和朕想的到是一樣,其實朕這回來,也確實另有一事,卿也知道,自鼇拜一案過後已是兩年了,可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前些年因為他圈地一事虧空國庫甚多,這兩年被他的那些同黨更是瞞的七七八八,真正能收回的也是少之又少。”說到這康熙神色也是一沉,停了停才繼續道:“就如這天氣,雖已春至卻讓朕很不暢快,可是朝廷上下你也知道曆來黨爭盤根錯節,思來想去,唯覺得愛卿你做事謹慎小心,處事得當,朕正想將這虧空一事交由你來處理。”康熙的語氣雖然極是平淡,可是明珠知道,此事全是得罪人的事,為官者能爬到高處總是極有手段,鼇拜當年權傾朝野,朝中上下一半是他的門生,雖然鼇拜已被皇上關押了,可他的門生朋黨都還在,去他們那裏補虧空當真如同虎口拔牙,一不小心自己便栽了進去。
但是念到自己出身,自己也算是葉赫一族的嫡親血脈,明末年間葉赫在西部也算一大部落,可當年葉赫族長金吉台卻是努爾哈赤的死敵,慶幸的是葉赫中還同樣出現了孟古格格也是後來皇太極的生母,因此葉赫一族在金台吉死後才得已歸降大清投靠正黃旗,自那以後葉赫便是一蹶不振再無當年風光,即使明珠在怎麼勤勤懇懇處處小心,仍是難免提心吊膽如履薄冰,心中抱負難以舒展。
皇上這一重任下來,這朝中當年鼇拜的黨羽甚多,自己要是真辦成了恐怕已是得罪了半個朝廷,可皇上今天卻願意親來私訪,交托了這麼重要的事,既是在暗示自己不要參與任何黨爭中的同時也明示了隻有盡心效忠皇上才能真正在朝中立足。雖問與答之間僅僅隻是一瞬間,但是對於明珠來說早就理清了這其中的厲害關係,此事雖千難萬難卻於自己已是大大的恩典。
“皇上的意思臣明白了,臣一定向皇上保證,將鼇拜的所有虧空補齊,絕不辜負皇上對臣的期望。”
康熙看著明珠的眼神,深遠而又睿智。雖然這幾年在朝堂之上明珠從不不顯山露水,但巧石難掩其暇,寶玉難掩其瑜,康熙早發現明珠精通滿漢文化,做事幹練,對人熱情,能言善辯,若能扶他上位必堪其用。
明珠早年為官確實剛正不阿,不惟權貴而又忠貞不虞,不論往後位極人臣和索爾圖如何在朝中爭權,但對康熙的忠心確實是天地可鑒。
而縱觀這朝中大臣分列兩排,文臣為左,武將為右。然而有的是世襲王爺仰仗自己是皇親國戚便不把真正皇權放在眼裏,還有的更是耍盡心思隻想著投靠權臣得以庇佑,誌卻不在天下。
康熙知道自己年齡尚輕,要想在朝野中一言既出,便能振臂一呼,這樣的情況現在是絕不可能。他得有自己的勢力,明珠便是他心中的首選,此人有才有能,隻因為那個尷尬的出生滿朝文武是不會有一個人去提攜他的,但是康熙就是要提拔他,並且要讓明珠知道在這個朝堂上,靠誰都沒有比靠皇上更有用。
為官之道,不僅要靠才智手腕,更要緊的是一開始便要投對了心,不論你是左搖右擺還是小貪小利,興許皇上都能容忍,可是隻要你一旦心不向君王,便是給自己埋上了死路,何況是像康熙這樣的千古一帝。
“朕也相信自己的眼光,那期限便定在明年的年歲,希望那時就能收到愛卿的好消息。”康熙看著明珠的眼睛笑道。恩威並施才是馭臣之道。
走到窗前看著這因為雨後被洗刷的格外清亮的天地果然是春寒雨若泉,想到此行的要事已了,看著這春色也覺得心情清爽了許多。
“聽說你府上,所布置之景全是按照蘇州園林,到別有小橋流水的意境,既然來了朕也不想白跑,到也想看看。”康熙這也是第一次來明珠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