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神製劍、冕二器,創世人,與魔而戰,後魔死神隱。
魔死元不滅,魔元散與天地。人獸染之則變,變之則狂,狂則害命,除少許女子與禽獸外男兒無幸者。
眾生皆苦。
教宗始現,攜神劍,播靈元,組教廷,崇天神,授智於人,教眾可煉靈元用之戮魔護世。
幾千春秋。
教宗隱沒而魔災未滅,教廷索取無度更讓世間民不聊生。一教仆言:道既在,於神何幹?
竊神劍率眾破教,立道。故此世上除了尊神教廷外,又多了尊天道的道門。
道、教不和,分東西而座。
又是無數冬夏。
魔仍在,教猶強,然唯道護世而尊天下。
世人皆以為以前是這般的,將來也會是這般。可月有陰晴圓缺,世事又怎麼一成不變?
蕩世之始常起於萍末。
……
大秦臨江郡寧安城,城外五裏有一福幼院,院子占地兩畝,院牆老舊看著頗有些年頭。內中住著無父無母的孤兒,由有錢人向官府捐錢,將這些孩子養了起來,可說是大秦一項善政。
突然一隻小手出現在院牆之上,一個麵目清秀的小孩伸出半個腦袋打量了四周,他見四下無人便翻身上了牆頭。院外幾塊石頭忽然自己動了起來,疊在院牆下麵。
小孩扒著牆頭,踮腳踩著石頭下地,隨後像隻小貓一樣跑進了不遠處的林子。
這小孩姓施名瑜,是福幼院的嬤嬤給起的名字,嬤嬤姓施,見他長得好看便起名瑜。施瑜除了好看以外還有些天生的本事——操控元力。
元力分靈、魔兩種,像螢火蟲一樣漂浮在天地之間。尋常人見不到摸不著,便是貼過去也隻會趕走元力。然而施瑜能看見,並能用意念指揮那些元力為他所用。
他雖然不知道那些飄浮在空中的東西叫元力,不過知道白色的摸著暖洋洋,彩色的摸著疼死人。控製著這些元力施瑜能隔空搬物,院牆下麵那些石頭就是這麼飛來的。
隻是兩種元力不能混在一處,所以施瑜一次隻控製一種。
過了林子就有一條小河。
施瑜邊走邊操控元力見識柴火,枯枝爛葉不斷凝聚在他身後,仿佛有個看不見的人正替他抱著。
到了河邊將枯枝碎葉擺成一堆,脫下鞋子挽起褲腿,隨後施瑜選了處淺灘慢慢走下河去。河水清澈見底,魚蝦見了施瑜的小腳紛紛逃開。施瑜可抓不住這些東西,一顆魔元隨著他的心念飛舞起來。
魔元不斷變著顏色,赤、橙、紅、綠、黃……
隨著施瑜心念魔元直接鑽入魚蝦身體,但凡被接觸過的魚蝦紛紛死去,他趕緊控製靈元將這些魚蝦搬到河邊。摸出一塊鐵片子,小心將魚拋開去了內髒,隨後穿上樹枝插在地裏。
小手摸出懷裏的火燜子,打開蓋小心吹燃了,然後將碎葉先點燃放在柴堆上。施瑜撅起屁股鼓嘴使勁吹,片刻後隨著濃煙一蓬小火終於燒了起來。
福幼院每天都能讓孩子吃飽,除了施瑜。他少說得吃上其他孩子三份的量才能混個飽,所以隻好自己跑出來偷偷找點野食。
將魚蝦插在火堆邊上的,火堆自然會慢慢烘烤。施瑜坐在一邊,大大的眼睛看著魚蝦變熟,小手玩弄著珠玉般的腳趾,清秀的臉上露出不符年齡的沉思。
施瑜今年五歲了,院裏孩子養到十歲就要送人。多數是送到商鋪或者有錢人家中,做個學徒或者小廝,將來也好有口生計。
因為出身幹淨,要的人很多。
施瑜不想去,因為他準備去道門。
施嬤嬤說他是小孩心思,聽著各種仙人的傳說就心動了,等長大就不會再去想這些,其他孩子都是這樣的。
院裏孩子聽了施瑜的念頭,有說要一起去的,有說神仙不會收他的,但是第二天那些孩子都會忘記昨天說的,依舊隻管每天玩鬧。
仙人。
傳說中的仙人能移山倒海,能吞雲吐霧,還能像鳥一樣在天上飛。
最後一種施瑜就見過——他爹就能飛。
施瑜見過很多事,而且他都記得。
從他出生的第一天起。
所以他記得自己的爹每次來看他都是從天上飛過來的。
殺掉自己娘親後也是飛走的。
施瑜皺了皺眉。
施嬤嬤說過夫妻是世上最親親的人了,所以男人殺掉自己的老婆這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