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修)

【楔子】

大昭國女子地位極高,自仁宗朝起就有太後垂簾聽政的傳統,此後數代,皇帝成年之前皆由太後輔政。

景龍十一年,神宗病重,年僅十一歲的皇六子趙軒被立為太子,次年即位,改元“仁孝”。

趙軒年幼,由太皇太後高氏垂簾聽政。

太皇太後依趙氏宗法,立中宮皇後向氏為太後,住隆佑宮;另立趙軒生母秦氏為太妃,遷居西山行宮。

仁孝七年,太皇太後身體欠安,至天清寺休養。高氏一族為阻撓皇帝親政,迎隆佑宮向太後垂簾聽政。

親帝派大臣為保皇權,力推太妃秦氏共同理政。誰知,就在這時秦太妃竟犯了心疾,猝然薨逝。

趙軒帶著親信連夜趕至行宮,卻連生母的最後一麵都沒見到。

秦太妃隻留下一封手書,其中提到一位遠房侄女,眉眼間和她有幾分相似,覺得是緣分,想讓趙軒將其接入宮中。

趙軒悲痛之餘當機立斷,一方麵壓下秦太妃薨逝的消息,秘密將其遺體收殮。同時派人前往鞏縣,尋找信中提到的秦小娘子。

巧之又巧,秦小娘子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了意外,高燒昏迷,直到被皇帝的親信帶到行宮才將將清醒過來,卻因傷到腦袋,記憶全無。

趙軒將計就計,命人喂秦小娘子喝下易容的藥劑,並告訴她,她就是秦太妃,當今皇帝的生母。

這一偷天換日之計原本天.衣.無.縫,隻是趙軒萬萬沒有想到,真正的秦小娘子早已歸天,如今在她體內的是一個來自21世紀的靈魂……

作者有話要說:  啦啦啦~新坑如約而至!

總體來說是篇輕鬆愉悅的小爽文,在這個有些沉重的春天,希望能給寶寶們帶去一丟丟快樂。願諸位一切安好!

第2章 冒牌太後

仁孝六年,初春,乍暖還寒。

卯正三刻,天蒙蒙亮。長長的格扇窗嚴嚴實實地關著,使得殿內更為昏暗。

崔嬤嬤端著漆盤,匆匆行來。她走得急,卻沒發出一絲聲響,盤中的藥碗穩穩當當,沒有溢出半滴。

殿門洞開,料峭的晨風裹著絲絲寒意溜了進來。

床上之人仍在酣睡,許是覺得冷,卷著被子把自己從頭到腳裹成長長一條。

熹微的晨光灑在床頭,映出那張精致的麵龐,彎彎的眉,紅潤的唇,略帶嬰兒肥的嬌嫩臉蛋……若是那雙黑亮的眸子再睜開,不知是何等靈動!

隻是,不管生得如何美貌,也改變不了她是個鄉野小村姑的事實。

崔嬤嬤瞥了一眼,顯出幾分輕蔑。

她把漆盤放在案上,一手端著藥碗,一手去推床上的睡蟲,“時辰到了,該用藥了。”

怎料,床上之人不僅沒起,還咕噥著往裏滾了滾。

崔嬤嬤加重力道,“快起罷,藥涼了再喝更苦。”

聽到苦字,秦盈盈這才精神了些,眼睛不情不願地掀開一條縫,“嬤嬤,這藥得喝到什麼時候?”

她的聲音輕輕軟軟,撒嬌似的,任誰聽了都忍不住心軟。

崔嬤嬤卻絲毫不為所動,硬生生道:“官家說了,這是補身的良藥,往後得日日喝著。”

秦盈盈拍了拍臉,讓自己精神了些,然後起身接過藥碗,趁著熱乎勁兒一口悶了下去。濃重的苦味在口舌間爆開,秦盈盈眉頭都沒皺一下。

她已經習慣了。

穿越之前,她患有一種十分罕見的先天性心髒病,即使現代醫療手段都很難治愈。從小到大中醫西醫看了無數,藥比飯吃得都勤。

也是因為這個,秦盈盈還沒滿月就被親生父母遺棄了,幸好被一對老夫妻收養。兩位老人生活富足,又有耐心,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