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
“……沒有。”
我聽出來了!店長在笑!這種一層套一層造成信任鏈然後惡作劇的辦法,店長為什麼會懂得這麼做的,感覺就好像是發了一堆糖然後插刀片一樣啊!
最終我將那一窩糖水端到了茶廳裏,喊聆月出來吃。湯圓咬開一口,有抹茶從軟軟糯糯但是又很燙的湯圓皮裏湧出來,喝一口糖水,甜得恰到好處。
夕陽在茶廳裏暈染出一片迷人的光暈。
☆、39
妖之祭。
妖時曆四千五百年整,第十八次妖之祭。
妖界幾番風雲色變,這個祭奠卻一次都沒有落下過。開始時是因為神,但後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神界失去聯係,這個妖之祭的對象就改為王族了。三代以前妖界亂啊,活命都難,靈液甚至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統一算法,在那會賺錢被坑了都沒地方可以投訴,要想活得久,必須臉皮厚啊。
錢和法律差不多,屬於那種沒了就不行的東西。它作為欲望之神的化身,吸引大家在不團結的時候統一目標,努力向上努力賺錢努力建設社會。所以啊,錢都管不好的時代,肯定亂得很。不要再提那段日子了,那簡直就是用生命在撈錢。那時候,神界如何,我還……真沒關注過。
總之,現在的妖之祭,就是個形式主義的東西,跟現代的聖誕節一樣。它還在,但就是特色商品聚集地。
我坐在座位後,百無聊賴地往前看。偶爾有認識的工作者路過,我就擺擺手打個招呼,然後等他們走了,繼續發呆。
聆月手裏捧著一個透明的水壺,她從攤子的右邊走來,東張西望,似乎有點好奇。
這裏是妖界。理論上來講應該要聘請員工的,但靈液(法力)和道具就是作弊器——場地擺設是用翼翎搞定的,安全有迎客鍾的變種迎客鈴(流動版)和場地工作者石妖,還有聆月幫忙,這回要寫的燈謎少多了。
燈謎。
——來自店長。
店長不會寫詩,但謎題很在行。這是最後一次參與妖之祭了……我猜她可能是想留下一點點關於這個世界的回憶吧。
銀繩在外拉成一條線,大紅色燈籠懸掛在上,於夜色裏閃爍柔和的光芒。一式一樣的淡牙色燈籠蔓延開來,中間夾雜幾個奇奇怪怪的款式,遠遠望去是一片燈海。
“你是第一次?”
不,等等這是什麼容易讓人想歪的台詞?
聆月猶豫片刻,然後:“嗯。”
“……那待會兒你可要出去?”
“不,不用。”
夜空上有三枚煙花綻放,像是仙女棒漸漸燃盡了銀白色光芒,這是妖之祭開始的訊號。我打開一本留影鑒,開始刷新片刻之前的畫麵。入口兩條美食街已經熱鬧起來,鏡頭自上往下,更顯得像是現代的年宵。
實際上妖之祭是這樣架設的——先是吃的,喂飽了肚子,然後是新奇一點的小玩意,等隨著路線逛到最後了,就是那些遊戲,比如說燈謎和博戲攤子。雖然也會有不按路線來的,但那樣的生物終究不多。很陳舊的設計,但是有效。
妖之祭開始了。
沒有客來。
我悠閑地咬著情酥(子琦也在,在美食街,遠得很),聆月在旁邊看書,再出去巡一圈回來,然後回來又拿起書,但誰都看得出她心不在焉。
“……為什麼這麼閑?”
“再等等吧。”
聆月惴惴不安,但最終還是捧起她手裏那本《石頭錄》看了起來,我眯起眼,沒說話。
雨花簪的原料——最近終於摸著點頭緒了,那種在河底的石頭叫雨花石,聆月做了一個總彙,統合那個時代殘存下來的相關文獻資料,正在一點一點篩選,而這本書就是篩選的條件之一。它講了魔界的所有石頭,雨花石也在其中,但這樣不過是第一步罷了,等確認可能相關地點之後,還要繼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