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不是很害怕,在遺跡中收集的武功,武當派也是豐富異常,並不遜色於其他門派。他所擅長的是武當劍法,拿出寶劍橫胸侍立,戒備著段譽。見到段譽並沒有後續手段,放鬆一口氣,連忙吩咐其他人將受傷的妙音扶下去,而自己則正麵對著段譽,眼神中充滿了殺意。
段譽問:“你用劍?”
淩霄子冷道:“這是武當劍,待會兒你就知道。”
武當劍法特點是快慢相兼,剛柔相含,練習時要求劍隨身走,以身帶劍,神形之中要做到形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神合。六合之中亦需要手、眼、身、法、步神形俱妙。此劍法,行如蛟龍出水,靜若靈貓捕鼠,運動之中,手分陰陽,身藏八卦,步踏九宮,內合其氣,外合其形。
劍在道教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在道教的法事活動中,“劍”是降妖伏魔的神物,在道教的傳承意識上,“劍”又代表著“法”。劍代表著正氣,代表著決心。年輕道人外出雲遊、師父會送他一把寶劍告誡他要緊記道教的風範,不受一切拖累,若遇俗世牽掛,應,當機立斷斬斷塵緣,後來,劍成了道人外出雲遊的必佩之物。劍在道教中有著悠久的曆史,唐代時,有道教八仙之一、北五祖之一的呂洞賓被稱之為“劍仙”。
他的劍是武當劍,又名無為劍。看上去古樸大方,可是一旦出鞘必見血。
段譽欣賞地望了一眼,出手卻沒有留情麵,中衝劍發起,淩霄子早有防備,叮一聲,擋住了。可段譽不單隻會一招,他還會商陽劍,食指輕輕一指,那劍光就出來了,像是激光飆射而出,速度是非常快的。
淩霄子舞動無為劍,劃出太極圈,防的密不透風,當當當,一連串的碰撞聲隨之響起,像是美妙的音樂,但充滿危險。段譽也有些氣喘籲籲,他的六脈神劍雖然十分淩厲,可是也是一個消耗真氣的大戶,很快他就到了警戒線,不得不減少出手。
這時候,淩霄子清楚地明白自己反擊的時機來臨了,毫不懈怠,他就從防禦轉到攻擊,攻守轉換從此開啟。段譽的防禦遠遠不及他的攻擊,所以一時間隻能用淩波微步來閃避,有些狼狽。
淩波微步是金庸的武俠小說作品《天龍八部》中的武功,是逍遙派的獨門輕功步法,以易經八八六十四卦為基礎,使用者按特定順序踏著卦象方位行進,從第一步到最後一步正好行走一個大圈。此步法精妙異常,習者可以用來躲避眾多敵人的進攻,此外淩波微步每踏出一步,都與內力息息相關,決非單是邁步行走而已,若無內功根基之人,將淩波微步強行走將起來,會造成自絕經脈的危境。
他用其淩波微步隻守不攻,盡管有些狼狽,但是卻沒有危險,隻是守久必失的道理不僅他明白,就是淩霄子也明白,所以淩霄子還是耐心地等待著機會。
但場下的蕭峰經驗豐富,一眼就看出了他們倆的攻守形勢,顧不得這麼多,直衝衝地飛了下來,插手進入兩人的戰局。為了第一時間救出被圍攻的段譽,他第一招就用出了降龍十八掌這門威力甚大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