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周家的老宅不同於別處,它屬於那種你第一眼就可以認出這是一幢老宅的類型。

青黑磚牆上的奇怪刻痕,磚縫間發黃的白灰上,偶見殘敗的蛛網。青瓦屋頂上三三兩兩的荒草隨處生長,滿是風吹日曬的印記,足以看出它的經久風霜。

老宅並不老,無論怎麼看也隻像是百年以內的建築。但是比起山村裏的其他民房來,周家的這座已然可以稱得上是古老。

當然,之所以會有“很古老”這一類的鮮明印象產生,自然還有別的原因:周家的老宅已經六十多年沒有住人了。

不住人就沒有人氣。

人這種生物很奇怪,沒有誰不想長久地擁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空間,但是也沒有誰願意被長久禁錮在一個空間之中。人們更願意在人氣旺盛的地方營造自己的專屬住所,而不是去更加偏遠的地方一個人快活,比如深山老林之類的,陶淵明、林逋畢竟是少數。

這就好比一個特殊的氣場,成百上千的人氣集結起來、周流不息,每一個人都會不斷地從中汲取屬於自己的安全感。然而一旦這個特殊氣場出現一個缺口,那麼人們對於這個缺口的恐懼,是要遠遠高於對這個場之外的一些危險事物的恐慌的。

六十多年來沒有一點人氣兒的周家老宅,毫無疑問地打破了這個秦嶺山村的特殊氣場。

於是,和老宅有關的傳聞就一天天地多了起來。

其中一些很明顯是好事之徒的信口胡謅,比如院裏的老井經常在半夜傳出女人的笑聲,又比如曾經有喝醉的壯年男子在宅子附近中邪,被村子裏早已死去的人附體,說一些非常可怪的話雲雲。

這些隻會發生在想象中的故事,最好的用處自然是被村裏的婆娘們拿來製止“小兒啼哭”,而大人們自己多半是不信的。

但是,傳說這種東西,並不全是空穴來風。總會有那麼一兩件聽上去很平常的事情,被人漫不經心的一說,回頭仔細想時卻覺得充滿蹊蹺,甚至是激起一身雞皮疙瘩。

周家老宅的眾多傳聞之中,有兩件想來就是屬於這種類型。

第一個故事很簡單,民國二年的時候,整個山村得到消息,不斷有人家響應起來,男人們紛紛剪掉辮子,周家得到消息之後,一族的人都聚到了老宅裏商議。

周家是一個相當保守的家族,這自然是相對本身就很保守的山村來說的。整個周家,幾乎是過著一種外家看來很繁文縟節的生活。吃飯時要向著西北和東北的方位禱告,家人、族人相見一定要行各種長幼尊卑的禮節。每月的朔望日要設家祭,因為是家門之內的事,很少有外人知道祭祀的是什麼。偶然有看到的,也隻是瞧見幾個不知道寫著什麼烏色的靈位。

周家那次家族會議,具體商議的什麼事,討論的內容,已經不得而知了。總之,整個村子都隱約感到這次的事兒引起了周家內部很強烈的爭論。

會議一連進行了三天。到第三天下半天的時候,人們第一次看到有人從老宅走出,為首的是長房的大兒子和分家的十幾個從兄弟,後麵跟著一群仆從。那長子麵色陰沉,一群人也低著頭隻顧走路,始終沒人說話,匆匆往村子西邊的山裏趕去。

那個方向,是周家的家族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