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四藩之亂

宮牆一把火,

皆言四藩做,

秦王政匡國,

手足價幾何?

四方天下議。

秦王者,何人?大唐元祖帝第三子李六合是也。

元祖三十六年,元祖帝病危,然太子位空空,眾臣趁此機會進言皇帝應當機立斷決定太子人選。

原元祖帝屬意自己的第七子,李社乾。其母乃元祖之寵妃靜,亦是當朝定國公之妹。李社乾其人年幼亦是聰慧過人,五歲可作詩十歲善騎射。而今不過十四歲,元祖帝覺其年幼還不可擔當重任,想曆練他幾年,結果正當此時舊疾複發,病疾之頑已成駕鶴之勢。

眾臣每日朝議立太子實則逼宮,元祖帝一世英雄怎肯甘願受臣子脅迫?何況元祖帝即使糾纏於病榻也是一代英明君主,當下局勢自也能明察,朝臣皆同心協力於立太子一事已成一黨,背後之人呼之欲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第三子李六合。

真可謂是滿朝文武皆秦黨啊。

按說秦王李六合文治武功無一不精,其生母雖早亡,出身也是聲名顯赫的王氏一族。若想大唐盛世不衰,此人未必遜於李社乾,甚至更高一籌。元祖帝待他也是甚好,隻是不願傳位於他。

也是,有語雲:一入侯門深似海。

侯門已然深似海,況皇家大內乎?有多少隱秘是不為外人所知的,而皇宮大內究竟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當此時節,高處的靜嵐山一身銀裝,居其上,皇宮便在腳下。

夜已過三更,處靜嵐山遠眺皇宮仍舊燈火通明。可那一片燈火在清冷的夜色中更顯孤寂。

皇宮不過一座風雨樓,每逢朝代更迭之時更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即便是華美有餘也是殘忍的繁華,比之斷頭台,這裏冤死的亡靈不知憑添了多少倍。偏偏皇族內人人都覬覦這片殺人不見血的地方,可悲可歎啊。

人性麼,向來都是被權勢玩弄的。

病榻之上的元祖帝看著跪在地上的黑衣青年,神色怔忪。天下之大竟隻有那人最是可信,茫茫朝野那人卻才是最忠心。

原本耳提麵命忠心耿耿的臣子已然成秦黨,幫著兒子逼老子。隻有那人永遠在自己這邊。

“哈哈哈……咳,咳……”元祖帝仰天長笑,卻透著悲涼。

“陛下,小心身體。”那黑衣青年俊朗的麵目上不起一絲波瀾,不見任何情緒。這關心的話裏沒有絲毫暖意,不卑不亢的樣子不愧是那人教出來。

“你去吧。”元祖帝悵然一笑,隻望殿外雪紛紛。

“是,臣下定然不辱使命。”

黑衣青年大步走出大殿,徒留那個神色孤獨老人在空空的殿堂之中惆悵。

遠處燈火闌珊,今夜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夜。

繁華似花過眼調,大唐元祖英明又如何?不過曆史之一頁,翻過去又是輝煌。

元祖三十六年臘月初七夜,昭乾宮失火,七皇子李社乾葬身火海,禁軍統領司馬奕空也喪生於此火。

當夜自稱失手打翻宮燈的宮人禁不住酷刑招認,是齊,晉,梁,魏四王指使自己,已被賜死。此時四王因事敗逼宮,秦王率軍前去勸解,梁王畏罪自殺,齊王竟隨之刺殺秦王。不得已秦王揮淚斬殺四王。

至此,秦王以匡國為由平息了四藩之亂,查抄了各王府。

也是此夜,元祖帝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