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麗仁州(2 / 3)

“諮議局現在是沒有什麼權利,但是以後會慢慢的增加權利的!皇爺爺若是在諮議局中呆的不高興的話,可以離開諮議局,這議長一職幹脆交給父皇。”趙諶道。

“這可不行!”趙佶毫不猶豫的道。

他貪戀權勢,即使這諮議局徒有其名,他也不願意離開。

“皇爺爺若是要呆在諮議局,那就要按照諮議局的製度去做。”趙諶道。

“為什麼這議員一屆隻有四年?為何還要通過那麼繁瑣的所謂選舉?還有我這議長,為何隻能幹兩屆?”趙佶道。

“兩屆已經夠長了,到時候皇爺爺也六十多歲了。”趙諶苦笑道。

“這麼多的限製,呆在這諮議局有何意義?”趙佶再次氣呼呼的道。

他試圖讓趙諶改變諮議局的製度,然而趙諶根本就不聽他的,到了最後趙佶無奈,隻得離開這裏。

從三月初一直到四月份,趙諶陸陸續續接見了一些江南的大商人,他透露出了擴大諮議局的事情。

現在諮議局幾乎所有的議員都來自於燕京,趙諶有意讓全國其他地方一些德高望重之輩進入諮議局,他首先放出風聲。

而江南的商人要想要進入諮議局,也要經過簡單的選舉。

目前來說這諮議局是沒有多少權利的,許多人對諮議局不感興趣,但是商人則不同!士農工商,在中國古代,商人的地位低下,雖然趙諶已經說了議員不是官員,但是這些商人仍舊將它當作官員來對待!能夠成為官員,地位立刻突飛猛進。

趙諶告訴這些商人議員需要選舉,江南的這些商人聽的懵懵懂懂,不過他們已經開始琢磨將來進入諮議局的方法。

當年清朝末年的時候,國內外矛盾實在是太激烈,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政府不得不倉促在全國各個省進行憲政改革,推行諮議局,而現在大宋的局勢則要穩定的多,趙諶則是實行從上到下的改革,先組建國會,然後推廣到全國!國會一開始隻有對朝廷建議的權利,慢慢的等到國會的製度完善之後會將更多的權利交給國會!

國家民智未開,先進行製度改革,然後推行新式教育科舉,讓百姓知道這些新的機構、新的製度,這也是一種民智教育手段!先有了新事物,然後才讓他們接受新事物,直至種種製度深入人心。

當然一直到現在,國家的大體製度仍舊沒有多少變化,軍機處仍舊是國家的權力核心所在,諮議局對軍機處幾乎沒有多少影響,國家仍舊是穩定往前。

*** ***

在千裏之外的高麗,安莆麟、李瑞已經將談判的結果送交了高麗朝廷。

高麗朝廷經過了長達一個多月的討論之後,這才決定籌集金銀。

他們決定將第一批金銀送到大宋,然後簽訂合約,之後慢慢的發展遼東,讓自己的實力變得強大起來。

高麗人數百年來沒有戰爭,高麗國庫充實,一千萬兩白銀他們還是能夠拿出來的。

除了白銀之外,他們還決定籌集糧食,用糧食來代替購買遼東的白銀。

高麗民間儲存的糧食數量也不少,尤其是一些大地主的手裏。

高麗朝廷下令各地的地主將存糧上繳朝廷!而這些地主則是瘋狂的剝削佃農,他們把佃農家裏的糧食搶出來上交朝廷!反正現在都四月份了,距離小麥成熟已經不遠,地裏麵也有很多野菜,他們也不怕佃農大量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