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段(1 / 2)

你我互訴衷情,坦然以死。眾生求祈,天神動容,終不懲治你我焚為灰燼,而賜你我涅槃於火海,浴火重生。”

戚少商放下竹笛,驚喜道:“我們當真默契。我作此曲時,心中所想,與你所言不謀而合。”沉吟片刻,又道:“七段曲章皆已擬題,那麼,這整支笛曲又該取個什麼名字?”

短暫的靜默。

“《冬季》如何?”

“《冬季》如何?”

不約而同地,同樣一句話從他們二人口中異口同聲地說出。

一怔之後,二人相視而笑。其間滋味,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人與人之間,還有什麼比心意相通更令人快慰的事情?

“無論七年前,還是如今,我們的悲歡離合,都發生在冬季。”顧惜朝淺笑,解釋道。

“是的。我們最值得珍藏的記憶,都深藏在冬季。”戚少商笑應道。

七年。昔日悲淒的短曲《冬祭》,成為今朝欣然的長曲《冬季》。

就讓曾經冬日的祭奠成為如今我們冬日的紀念。

它記載了我們的成長。一點一滴的,淚水與歡笑,鮮血與成功。

一生能有幾個傾力拚搏的七年。

一生能有幾個刻骨銘心的冬季。

一生能有幾個不離不棄的知己。

得一,足矣。此生無憾。

金色的暖陽升得更高,山間薄霧漸漸蒸融。梅香在山穀蕩漾,隱隱泛青的山林間望不見鶯鵲,卻聽得見空明清脆的鳥啼。

這是一個多麼美妙的世界。

“惜朝,我們走吧。所有人都在等我們回去。”良久,戚少商道。

“好。我們一起走。”顧惜朝欣然上前兩步,跟上了戚少商的步伐。

下山。

年輕的英雄們終於踏上了歸來的道路。

一個短暫的瞬間,他們兩個人卻都停下腳步。

一種極其微妙的默契,令他們不約而同地轉身、回眸。

回望中,小木屋安靜佇立在晨曦下,籠著恬淡的紅暈。屋前潮濕的泥土上冒出勃勃的新綠,青青的草絨。門前梅花紅似火,盛開欲燃。屋頂瓦片上覆著嫩綠的青苔,映著露光。雨水滋潤了木屋,許多縫隙中鑽出了鵝黃泛青的草芽。

清新潤朗的山林霧靄間,小屋似乎也已生根抽芽,與自然融為了一體。它不再是茫茫山林中孤立的一點,它不會再ji寞。自然已賦予了它靈動的生命,它從此與樹木為友,花草為伴。它會幸福。

小屋立在花草樹叢間,依依地向它的主人,也是它的親人,揮手告別。

仿佛感受到了它留戀不舍的氣息,顧惜朝抬手,向著小屋輕輕揮了揮。

再見。

我們會回來看你的。

顧惜朝輕歎,轉回身去,不經意間,卻正對上了戚少商的目光。

四目相對,凝視許久,一切盡在不言中。

我們的故事,貫穿了七年的春夏秋冬,連綴了三千多個日日夜夜。

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是對冬季說再見的時候了。

戚少商與顧惜朝相對而立。

似乎欣喜嶄新來臨的春天,又似乎留戀垂垂退去的冬季。

對未來無限的希望,對過往深深的懷念。

他們以一種柔和溫情的目光,欣悅地凝視彼此。

相視而笑。

毋須多言,僅此相視一笑,足矣。

偌大的世界中,能出現這樣的一個你,就是上天對我的恩賜。

匆匆的年華中,能遇見這樣的一個你,就是上天對我的眷顧。

戚少商,我因你而接納了這世界。

顧惜朝,我因你而堅守了這世界。

他們不再回望。轉回身來,並肩向山下走去。

顧惜朝邁出一步時,戚少商牽住了他的手。他驚訝地抬頭仰望戚少商,隻見戚少商神色欣慰而莊重,溫言道——

“惜朝,七年前,我們每天攜手下山賣藝,為自己謀求生路;如今,劫難盡過,萬物複蘇,我們下山為國家獻力,再攜一次手吧。”

“好。”顧惜朝心頭一暖,堅定握緊戚少商的手,振奮道:“昔日坎坷,攜手共濟;今朝正道,攜手共赴。”

兩人的手,緊緊相握。

穿越了七年的風風雨雨,他們終於換來了這渴盼已久的一幕——

執手。

生死契闊,與君同路。

天地浩大,與君同歸。

他們深視著彼此坦蕩熱誠的眼睛,在心中立下嶄新的誓言——

把我們的青春獻給國家,把我們的力量獻給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