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

山上的風景和空氣總是很好, 靠著河蓋一間竹屋, 聽溪水流動的聲音,還能抓著純天然的魚來烤著吃。

當然, 冬淩之所以選擇在這裡住著,是因為這個季節,正是枇杷結果的時候。

這山上有一小片枇杷林,不大,也不知當年是誰移栽過來的, 總之如今已經長勢甚好,結果破豐。

當然,這也是有主的。

冬淩和無情已經率先付了錢,隻等那果子一熟,便去摘來吃。

當地有經驗的農人說, 快則快也還得半月,所以他們便蓋了間竹屋住了下來。

也就在這半山腰上,離冬淩他們住的地方千米開外, 便是一個小村莊。村子不大, 加起來也就三十多戶人家,大多姓李,隻有兩戶外姓。一戶是幾年前搬來的鐵匠, 娶了個當地的媳婦, 孩子都快能打醬油了。

另一戶是一個少年,十五六歲的模樣,濃眉大眼的長得還算不錯, 性子卻有些孤僻。

冬淩才來了兩天就聽了不少這位少年的事跡,例如他也是近期來的,但很不好相處。倒不是說脾氣壞,隻是全然不跟人交流,也不與人做人情。

這樣的小村子裡的人,大多十分淳樸,不說路不拾遺,但總歸可以夜不閉戶。這並非誇張而是事實,因為這裡沒有京城的高門大院,有些人家甚至隻幾間茅屋,連院牆都沒起,隻堆著些東西全當牆了。

這樣的牆自然是擋不住人的,連貪玩的孩子都爬得過去。

但村裡卻十分和諧,從沒有人說是丟過什麼東西。隻最近卻是出了幾樁子怪事,便是家裡的吃的老是突然莫名其妙的少了。

開始這些人還都以為是孩子貪吃不肯承認,或者自己記錯了,但一次兩次無甚,再多可就奇怪了。尤其閒時聚在一起聊兩句時,竟幾乎家家都丟過,這可不得了了……再一聯想,平時孩子們就算餓了,去偷偷拿些東西來吃也沒有這麼頻繁的。

「到底是誰?」有人奇怪了。

另一人立馬道:「村子裡都是知根知底的,要說不知道的,也就隻有……」

他這話還能說完,就見眾人連連搖頭,「怎麼可能,就說那一對小夫妻,光是看穿著就知道肯定是大戶人家出身。一來了就花了市價高兩倍的價格買的枇杷,後來更是肉食不斷,以往我家宰了豬大夥兒分完還要半頭,得費著勁的拉去市裡賣,人家倒好,直接全買了。」

「就是,每次路過都能聞得見肉味。」

「還有魚……他們做不來,都是請村東的李嫂去做的,我可是聽說了,瓶瓶灌灌的光是調料種類都一大堆,好些個咱們見都沒見過。」說這話的人有些羨慕道:「每次做完,李嫂非但能拿到做飯的錢,還能將一些他們吃不完的帶回家去。」

「我也覺得,就是我家吃新鮮(吃因為窮平時很少吃的好東西)時的東西,我都不好意思送過去走人情。就咱平時吃的那些,人家能不能下嚥還說不準呢……」

「可不就是這麼個理兒。」先前最先說不可能的那人說:「莫說是李嫂的手藝是村裡出了名的,人家做的又不是肉就是魚的。就說我上次恰巧撞上,那位公子給他媳婦煮的麵條那也是瞧著相當不錯,想來味道也不差。」

「可真是羨慕,像是咱們家的漢子,哪個肯到廚房裡去……」

「先不說這個了,就說如果不是他們,那就隻剩下……」這人說著又搖了搖頭,「瞧著也不太像。」

眾人這一回猶豫了一下,才有人說:「可不是不像麼,這邊這兩個偶爾還走動走動,那一位就絕了,壓根好像不住這裡似的。」

「就是,平時就跑山裡打野食抓魚什麼的,根本不同人交流,也不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