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十四,便結為夫婦。

不過,前十的二十多歲的時候他便成了皇帝,這一世一直到四十歲才登基。

這大概就是因為他用帝王命交換了重活一世。

佛堂上空的聲音再一次響起:“你是天定的帝王命,用二十年,就能交換重活一世。”

“你為開創盛世而生,你的命理便告訴你不能囿於情愛,所以上一世的你會遠離她。”

“你交出了二十年的帝王命,這些年你才能用心愛一個人,往後,你便不能囿於情愛,而她恰壽數已盡。”

“你今生的帝王命理,是前世未用完的,此命理自有使命,不能再做任何交換,往後歲月,你便隻為這蒼生而活,為這天下而生。”

佛堂裏的煙霧散去,方才的一切,都像是一場夢,她才知道,原來,前世他就愛她,但是帝王之命的命理卻不能讓他靠近她。

原來重活這一世,是因為他曾不顧一切的在佛前求過。

徐琳琅感覺全身的力氣在一點一點流逝,她努力的抬起胳膊主動拉起了他的手:“你這般珍惜我、愛重我,前世今生,我都已無憾。”

確是,細來想想。

前世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今生情投意合,伉儷情深。

前世今生,都已無憾,何嚐不圓滿。

第134章 一百三十四

徐皇後離世之後,朱棣再不立後。

一向勤政的朱棣,在徐琳琅離世之後,因悲痛過度,有半年的時間不能上朝。

他甚至想到過傳位給長子朱高熾,此後,天上地下,他都陪著她。

可是他也知道,若是他真的因為這個就一蹶不振,到了地下見了她,她也會瞧不起他。

她說他一定會成就一番鴻途大業,眼下還未海晏河清,天下還未太平,他若是當了逃兵,第一個就會被她笑。

就算是到了地下,他也得能夠告訴她,她嫁的,是這天底下,最好的男人。

眼下,他還不夠說這話的資格。

既然如此,那便還是要建立一番功業。

徐琳琅離世半年之後,朱棣振作起來,重整旗鼓,夙興夜寐,把全部心血都放在了大明的江山上。

朱棣為彌補朱元璋廢除丞相之位帶來的不足,設立了內閣製度,讓大明官員體係愈發完善。

朱棣派遣有著卓越航海才能的鄭和七下西洋,自從各國來朝,八方進貢,大明成為最為榮耀的宗主國。

朱棣遷都北平。

朱棣建起了紫禁城。

朱棣疏通了大運河。

朱棣遣人編纂成了《永樂大典》。

他終究是,開拓出了永樂盛世。

朱棣讓人把徐琳琅的墓從南京遷到了北平,遷到了他建起的長陵。

朱棣禦駕親征,親上北境。

古往今來為帝王者,皆想長生不老,為長生不老訪仙人練丹藥,朱棣卻從來都將生死置之度外。

若是真能戰死沙場,也算榮光,也能下去見徐琳琅。

戰場上,朱棣從不惜命,五征北境,一步一步,大大削弱的北境敵人的力量。

第五次禦駕親征,朱棣六十二歲,班師回朝之時,朱棣病逝途中。

人說,朱棣臨終前,最後一句話是:“琳琅,我終於,可以去見你。”

明成祖朱棣與徐皇後合葬於長陵,這對恩愛帝後,終究是比翼連枝,死生相守。

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

謝長嶺原本和徐錦芙定了親,但是一轉眼徐錦芙嫁入東宮,成為了太子側妃,謝家一家本還想著借著和謝長嶺和徐錦芙定過親一事要挾徐達,要麼徐琳琅代徐錦芙嫁入謝家,要麼就給謝家一大筆銀子,否則就把徐錦芙的底細說出去。

謝氏徹底對自己的娘家人寒了心,這麼多年,自己仗著自己是魏國公府主母,總是偷偷用很多銀子周濟娘家,甚至不惜委屈自己的親生女兒錦芙,可是卻養出了一家子白眼狼。

原本以為,娘家是給自己撐腰的人,是給自己女兒撐腰的人,結果到頭來,要傷害自己和女兒的,倒是自己在乎的娘家人。

謝氏後悔極了,就算把這些銀子花在徐琳琅身上,都比花在自己的娘家強上一些。

眼下,自己的弟弟母親如此無賴,謝氏卻也無計可施,束手無策。

徐琳琅站了出來,拿出了謝家欠自己銀子和欠馮玲瓏銀子的欠條,

謝家本想抵賴,但是白紙黑字,賴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