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達山下,撓力河邊,有個叫河陽屯的偏僻小山村,村裏有個叫穆丘陽的老先生,擅長中醫診斷,常能用平常中草藥治療些疑難雜症,十裏八村都很有名,來他這裏瞧病的人常年不斷。老先生還習得一身好拳法,卻隻用來強身健體,從不與人爭鬥。
穆老先生待病人和善,不管村裏窮人富戶,都很盡心給人家瞧病抓藥,病人有錢給錢,沒錢給幾個雞蛋或是幾斤高粱米也行,實在啥也拿不出、又著急瞧病的,賒賬亦可。
小村民風淳樸,並沒有那賴賬不還的人,即使暫時手頭不寬裕,秋收後,也會分文不差地給穆老先生恭恭敬敬地送來,老先生也謙卑,每次有這樣的人來,都客客氣氣地將人家送到門口,嘴裏念叨著:“感謝,感謝。”似乎不是人家賒了他的賬,而是他欠了人家錢一般。
因此,穆老先生和村民間的醫患關係十分和諧,老先生在村裏也很受尊敬。
這穆老先生深居簡出,很少離開河陽屯,隻是進藥或是買些胰子、洋油、鹽茶一類的日常生活品,才會到鎮上的集市逛逛,也不多呆,買完東西就回來。
穆老先生人雖和善,隻是可憐,兒子媳婦英年早逝,隻有一個小孫子與他相依為命,穆老先生索性給這孩子起了一個簡單好記的名字,穆一。
穆老先生也沒想穆一將來能成龍成鳳,隻希望他一生平安就好。這穆一自小身子弱,所以,老先生就教授他些拳腳功夫,鍛煉他的意誌和體魄。爺孫倆日子過得清苦,卻順意、灑脫,十分快樂。
轉眼間,穆一就長到了五六歲的年紀,因為會些拳腳功夫,膽子力氣也比同齡的孩子大,常常趁著爺爺給人家瞧病的工夫,溜到山中,到處閑逛。
這一夜傾盆大雨,到了白天才漸漸停歇。
雨過天晴,穆一在屋中憋悶,又偷偷跑出,也不顧雨後山路濕滑,跑到山上玩耍。
一夜大雨,惹來山洪暴發,穆一踏著泥濘的山路,覺得十分好玩,正走著,就聽到不遠處傳來了一陣陣“啊……嗚”、“啊……嗚”的哀鳴之聲。
穆一天性淳樸,聽不得這樣的叫聲,忙循著聲音而去,走不多遠,就見一隻白狐狸被山洪衝下的泥石流壓住了半個身子,正拚命往外掙脫,卻無法脫身。
正所謂初生牛犢不畏虎,何況是一隻狐狸,穆一還沒有怕的意識,感覺這狐狸的樣子和村中的土狗、家貓也沒啥區別,就趟著沒過膝蓋的泥流走到了過去。到了白狐狸身邊,穆一見那白狐狸長得十分漂亮,通體白毛在陽光下發著亮光,此時正眼淚汪汪地望著自己,那意思是向他求助。
穆一也沒多想,用手將壓在白狐狸身上的石頭泥塊一點點移走,弄得自己滿頭大汗卻渾然不覺,好一會兒,白狐狸終於在穆一的幫助下,紮掙著出了泥石流,而後便往山裏跑去。跑到了山頂,白狐狸回頭望著穆一,似有不舍,但隻一會兒就又返身進入了山林之中。
此時已經是中午,穆一感覺肚子饑餓,便跑著回到家中,穆老先生見他一身泥土,知道他又去山中玩耍,隻告訴他要多加小心,又將他身上的髒衣褲脫下了洗淨,也沒責怪。
爺孫倆吃完了飯,穆一倒在土炕上睡覺了,不知睡了多久,卻被一陌生婦人推醒。
穆一揉揉睡眼後,仔細打量那婦人,見那婦人麵容慈祥,穿著的確良的白襯衣,下身也是白色的褲子,看著十分幹淨利落,卻發現十分陌生,從沒有見過。
婦人卻認得穆一,笑著對他說:“穆一小朋友,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今天帶你去後山玩好不好。”
穆一自小就沒了父母,爺爺也沒告訴他是什麼原因,看著別的小夥伴有父母陪伴左右總是非常羨慕,今天聽這婦人說是媽媽的好朋友,自然感覺十分親切,又聽說要上山玩兒,當然願意。
於是,穆一牽著婦人的手,蹦蹦噠噠地上了山,兩人走上了山頂,又走到了一處斷崖處。
此時,那婦人指著斷崖的一個位置對穆一說:“穆一小朋友,你看,那是什麼東西。”
穆一朝那個方向望去,見到斷崖處有一個方形的大石頭露了出來,嘻嘻笑著說:“是大石頭。”
婦人拍拍他的腦袋說:“穆一,阿姨告訴你,你要記住了,那不是石頭,是石頭做的棺材,裏麵啊,有寶貝,你快回家偷偷告訴爺爺,讓他來取。”
穆一也不知道寶貝是什麼,撓撓腦袋說:“寶貝,寶貝有啥用,能吃,還是能玩。”
婦人被穆一逗樂了,笑著說:“有了寶貝,你想吃啥都行,想玩啥都行。你想要啥,都能滿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