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2)

本文由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第一章

小學一年級。

那會父親剛沒,我還帶著孝。年紀小不懂事,隻覺得家裏到處淒淒哀哀,母親的樣子份外可怕。每天放學後,我都在外麵逛蕩很晚才回家。

這天我混到城樓上去玩,大紅的燈籠,青灰的磚牆,太陽斜照在城樓上,微風徐徐,揚著那幡兒在空中飄動。

我玩累了,就坐在角樓裏歇息,漸漸就睡了過去。等一覺醒來,城樓門鎖了,出不去。

夜黑盡了,我穿的單薄,凍得厲害,站在城垛上向下看,期盼有人過來。

等了好長時間,終於看到下麵有晃動的影子,我張開喉嚨便喊救命。

下麵的人估計聽到了,停了腳步,那人站在燈籠下麵,全身紅彤彤的。

“你在上麵做什麼?”他向我喊話。

我委屈的哽咽:“鐵門關了,我出不去。”

他不啃聲了,過了一會,竟跑了。我站在城牆上拚命地喊他,他也不回來。

那天的月亮躲在烏雲後麵,怎麼也不肯出來,我特別想我媽來救我,又怕我媽找到我後打我。嗚咽地哭著,竟又睡著了……

醒來的時候,我睡在一個陌生的房間裏。這間房間裏收拾的特別整齊,幹幹淨淨的,就像電視上看到的部隊軍營,綠色的被子、白色的床單……那個時候,特別流行席夢思床,我家都是軟床,但是我身下卻是張實木的硬板床,硌的人生疼。

窗戶對麵的牆壁上掛著副草書,雖說跟爺爺練毛筆字幾年字了,我還是認不全。書桌上擺著一本《羅馬曆史》,翻開在107頁,書上壓著一把刀。是把很長的刀,我拿起來在手裏掂了掂,真沉。

“這是我爸的軍刀,不過,上次我考試得了第一,我爸就把它送給我了。怎麼樣?神氣吧?”不知什麼時候,他已經站在我後麵了,一把拉開刀鞘,小心翼翼的舉在我麵前。兩人觀摩又讚歎了好一陣,他才問:“你叫什麼名字?”

“顧晨熹。你呢?”我這時候對他已有些許的崇拜。

“薑波。我爸問你家住哪,好送你回去。”他拉我到書桌前坐下,自己到床邊疊被子。他疊的被子真好看,四四方方的……

他爸爸穿著軍裝,特別威武。問我在那所學校讀書,父母是誰?我指著胳膊上的孝字說,我爸沒了。他沉默了會,摸了摸我的頭,就沒有再問什麼了。

送我回家的並不是薑波的爸爸,而是他的司機宋叔叔。薑波也跟著。

到了我家,我不敢下車。趴在車窗上看宋叔叔舉著一箱子蘋果,敲開了我家的門。

兩人說了一會,就看見我媽的眼睛繞開宋叔叔,四下裏找我。

我急忙又縮回車子裏。薑波看見我這樣情形,隻望著我笑。

突然我想起一件頂重要的事,趕緊問他:“我昨天晚上怎麼下來的?”

他說:“我爸打了幾個電話,然後就讓宋叔叔去接你了。”

窗戶上咚咚咚的敲擊聲。我一抬頭就對上了我媽那張被玻璃放大的麵孔。一個激靈,嚇得動也不敢動了。還是薑波厲害,跳下車,向我媽敬了個少先隊員的禮:“阿姨好!”

……

PS:從那以後,我就經常和薑波一起玩。他們大人之間不算親厚,但逢年過節,薑波爸爸或者宋叔叔都會領著薑波,帶好多禮物來我家坐坐,倒像成了親戚一般。後來大了,就總覺得裏麵有一層“同情照顧”在。

第二章

小學二年級,二月二龍抬頭那一天,薑波帶我去放風箏。

要找一個開闊的地界並不容易,鍾鼓樓廣場倒是開闊,但在市中心,跑不動。

薑波說郊區的部隊地方大。我說我沒去過,不知道。他就讓宋叔叔帶我們過去。

宋叔叔停車的時候,我們聽到一道磚牆後麵傳來“一、二、三、四”雄渾的訓練聲。牆上麵有玻璃碎片,折射出晶瑩的太陽光。部隊院子的馬路旁都種著白楊樹,薑波就讓我扶著樹,踩著他的肩膀爬上去看。

我不同意。

他蹲下,又說:“你要是害怕就騎在我脖子上。”

我搖頭,又退後了幾步。他急了,拽著我的褲腳向前拉。

我推不開,支吾了半天,說:“我先馱你。”

“我從小在部隊長大的,能沒看過……”

他還沒說完就被趕來的宋叔叔一把拉了起來。

宋叔叔將風箏遞給我,說:“想看訓練,咱們就進去。”

他見薑波不說話,又建議:“那邊有個籃球架,我抱你兩上去?”

薑波順著宋叔叔指的方向看了看,幾棵梧桐樹下靜悄悄立著一個籃球架,那個籃球架的木質籃板已經剝脫了白漆,不過依然看似威猛高大。於是,欣然同意。

在高高的籃球架上,我們相對而坐。踢掉鞋,光著腳丫晃來蕩去,遠遠地看著那排士兵的隊列訓練,說哪個新兵蛋子走的難看,又說哪個打了個趔趄,差點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