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迄今為止隻收了兩位徒弟,愚兄雖然遲鈍愚昧,但是卻要比師妹好運許多,陪伴在師父身邊已經有三十二年的光景了;不過師妹也別擔心,就你那特殊的體質,想必超越愚兄也並不是多耗費力氣的一件事情。
好了,說了這麼多了,現在是不是要該隨愚兄一起上山麵見師父啊?”
“師……師父?好吧,我這就隨師兄一起上山覲見師父。”郝靜拉了拉錢員外,示意他稍安勿躁,隨後跟在言誌道士身後問道:“師兄,我這次來茅山是要求師父一件事情的,也不知道他允不允我……”
“哈哈!師妹你就放寬了心吧,師父他老人家可是能夠窺破天機的高人,華夏還真沒有什麼事、什麼人能夠為難到師父的,所以有麻煩盡管給師父說,想必看在你千裏迢迢趕過來的份上,師父是不會拒絕的!
就算你被師父拒絕了,也沒有關係,不還有師兄呢麼?隻要是師兄能夠做到的,我都會幫你解決,絕無二話!說來也有些不好意思,雖然師父道法無邊,但是所收的徒弟卻隻有你我二人。
現在茅山一些十多歲的冒頭小子都有師兄弟,可憐我一個七老八十的老頭子卻沒有,直到風燭殘年的時候才有一個小師妹,如此一來,我能不幫你麼?再說了,你的到來可是了卻了我多年的心願,我可不願意讓我的小師妹受委屈!”
言誌道士詼諧幽默的話語倒是減緩了不少郝靜心裏的壓抑,不知不覺中,兩人之間的關係被拉近了不少;而言誌道士所說的話也絕對不像錢員外那樣,是典型的自吹自擂,而是發自於肺腑!
可能錢員外對李真遠實力的描述大多來自於臆測,或是妖族的傳言;但言誌道士可是陪伴了人家三十二年的徒弟,自己師父有什麼本事,他這個做徒弟的能不清楚麼?
而他之所以留在九霄萬福宮,沒有在李真遠隱居山林的時候繼續陪伴左右,是因為李真遠認為他對道法的理解並不深刻,所以就讓他繼續在九霄萬福宮參禪悟道,等到有一日理解的深刻了,也就到了出行遊曆圓滿意境的時候了,那個時候,等待他的就是“道法自然”了。
雖然言誌道士還沒有尋求到“道法自然”的真諦,甚至就連道法都沒有悟到李真遠滿意的層次,但是道教界,乃至妖族強者都沒有輕視此人一分;他的“道法沒有悟透”,也是相對而言的。
在九霄萬福宮,言誌道士對道法的理解絕對已經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了,甚至隱隱都要比住持高上不少,但是在李真遠的眼裏,這個七十多歲的弟子對道法的認知還是差些火候,所以便讓他平心靜氣繼續在茅山潛修,所謂日積月累成江河,想必潛心悟道如此之久的言誌,離李真遠給出的悟道標準也應該不遠了。
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即便言誌道士的悟性再不好,隻要旁邊有個李真遠的調教,他自身的本事也是讓人側目,至少從錢員外遠遠見到他被嚇破了膽就能看出他自身的強大!
這樣的一個人,別說他自身實力不賴,就“上善真人唯一的徒弟”這個名號,隻要他不是喪心病狂到想要統治世界,在華夏還真沒有他辦不到的事情,即便不是修道的強者,即便不是同族的強者,見到他的時候也會給他幾分薄麵;所以聽到郝靜是來求李真遠解決一些麻煩的時候,這言誌道士便拍著胸脯率先答應了下來,甚至連自己做不做得到都沒有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