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娘!”孫不離厲喝一聲,“聽叔叔的,那邊危險,你不能回去!”
“不行,我要回去救他們!我要……”
孫不離一記手刀劈下,將昏倒的桑娘抱上了驢車——他唯一能做的便是讓桑娘好好活著,至於雲舟的下落,他必須回京城才能知道了。
小漁村的火焰,燒紅了這邊的天空,與天邊的朝霞融在了一起。
小小的驢車一路往東,漸行漸遠。
孫不離知道,若真是那些人把雲舟抓了,他們不會要了雲舟的命。若是另外的人把雲舟抓走,雲舟便是解開當年懸案的唯一鑰匙,她一樣死不得。
第3章 此中謎團重重
就在孫不離與桑娘離開之後,從海崖的石隙間緩緩地探出了兩個腦袋來。
“你去跟著孫不離,我去回複主上,一切照計劃進行中。”
“是。”
兩條黑影很快地分開了,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隱沒在了黎明前最濃的夜色之中。
從西海到京城,有千裏之遙。要想最快回到京城,隻有走水路,沿著陵江東下,到達大陵的都城,新帝殷東佑命名——平安城。
數十年前,年幼的先帝殷寒拜年太師之女年宛娘為大將軍,年宛娘不負眾望,平定了鄰國大車進犯。據說當年先帝殷寒還荒唐地下了一道聖旨,給女大將軍與長公主殷寧賜婚,誰料沒等到年宛娘凱旋,長公主便從城頭一躍而下,落入護城河後,連屍體都找不到了。
年宛娘手握重兵,殷寒為了安撫她,便禦賜了丹書鐵券給她,言明一生一世不猜疑大將軍一分。這年宛娘雖然勇悍,倒也是個守諾之人,她也在朝堂之上允諾,這一世當拱衛大陵,效忠天子一生一世。
年宛娘一世未嫁,仗著權勢還讓先帝封了她一個一品大將軍的名號,特別地給她的軍隊賜了名稱,叫做燕翎軍。軍中設有鎮東,鎮西,鎮南,鎮北四名二品將軍,每位二品將軍轄領八千兵馬,在京師東南西北郊設營駐紮。
年宛娘手中本就握著年家直係十萬兵馬,加上座下四名二品將軍的兵馬,隨時可以拿下京師,坐到天子的龍椅上。先帝的禁衛軍加上京師常備軍不過三萬人馬,換任何一個天子,對年宛娘隻有忌憚,根本不會有所謂的信任。
偏生先帝就是個奇怪的人,他對年宛娘倒是從不猜疑,甚至還親自賜婚,將鎮西將軍尉遲容兮許婚給了太子。他對太子反複說的一句話是——駕馭年大將軍,隻有兩個字,便是不疑。還有一句話,先帝在駕崩之前才對太子說出來,太子當時啞口了半晌,等回過神時,殷寒已經駕崩了。
太子殷東佑登基之後,便是如今的新帝,鎮西將軍便也成了今日的皇後娘娘。說也奇怪,原以為新帝不會像先帝一樣寵信年大將軍的燕翎軍一脈,哪知他比先帝還要寵信燕翎軍。其他文官談及新帝,多半都是歎息搖頭,隻歎皇後這枕頭風實在是厲害,把新帝的心竅都迷了。
每當這個時候,官員們的視線便會不由自主地落到了新帝的弟弟魏王殷東海身上——這是個溫文爾雅的少年郎,善詩文,性溫良,尤善音律,民間多以雅王稱之。
若是新帝是魏王,待年宛娘死後,燕翎軍便會群龍無首,或許有一天可以解散了,橫在每個官員心頭的女臣掌權的忐忑感,便也可以消失無蹤了。
正因為朝臣們有了這樣的念想,不知是哪位大人牽頭,京師中暗暗地成立了一支獵燕盟。所以近幾年來,刺殺年宛娘與她座下四將的事件偶有發生,偏偏廷尉大人每樁案件都查不出半點凶手蹤跡。
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