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1 / 3)

中的過程並不順利。同年四月,劉備為曹軍大將張頜、徐晃所敗,情急之下隻得向益州調援趙雲。七月,曹操審視漢中局勢,親自出馬來到長安,並於建安二十四年三月,自長安出斜穀,率領大軍抵達了漢中。

理所當然的,也仿佛是無可避免的,趙雲與曹丕的再度重逢,是在雙方對峙的戰場上。

雖然由於曹操的親征,陽平關士氣大振,但劉備居高恃險而守,雙方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會戰。曹軍運糧草經過北山下,黃忠率兵欲奪,卻不料正對上曹操的近衛隊,陷入苦戰。趙雲等到午時,不見黃忠回營,明白大事不妙,領數十騎前往接應。

曹丕在父親曹操身邊,居高臨下,看得很清楚:當時黃忠的人馬軍心渙散,士兵們心慌意亂無不向後逃逸,趙雲卻一馬當先衝入軍陣,純白的鎧甲與戰馬,那種嗜白,濺到血時分外鮮豔。他的槍很快,曹丕聽說過很多次,卻還是第一次親眼看見趙雲的身手,也是第一次親眼看見,趙雲斬殺敵將時的從容與狠決。

“那就是趙子龍,長阪坡的趙子龍!”

曹丕聽到身邊父親的聲音。父親不知道是過於驚恐還是過於驚喜,那聲音好死不死的太大了些,整個軍隊都聽見了。有關趙雲長阪之戰的傳聞版本各異,最誇張的說法是他獨戰曹軍八十三萬人,這個數字傳到曹丕耳朵裏,曹丕晚上睡著了都能笑醒。但兩軍交戰,重在士氣,不論這個傳聞有多離譜,但它就象道光環籠罩在趙雲身上,有他一人的氣勢壓陣,張頜與徐晃竟然不敢上前迎戰!

他在此隙間揚起頭來,正對上高位處的曹丕,漂亮的黑眼睛,哀豔的戰火。男人高高在上,睥睨天下與自己,一如初見。趙雲的眼睛裏飛快地閃過異樣的神采,即使擋下敵兵的攻擊時,視線也並沒有立即離開曹丕。

十麵埋伏的戰場,無限荒涼的距離,短短數秒,與現實交會。很快,生死相博的殺氣漲滿了那空茫的瞬間,又從裂縫中噴湧而出,仿佛紅蓮業火,一時間的兵荒馬亂。

趙雲開始掩護黃忠撤退,並把敵軍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且戰且退,手中的銀槍流光愈燦,灼灼冷華不可逼視。

“讓我去。”

曹丕並沒有等待得到父親的同意,或者他一開始就沒把這三個字當作一個請求。他徑直追了上去,黑色的坐騎粗暴地切開混戰的軍隊,象是流動的水遇到尖銳的刀,被分開,爾後再合攏。

趙雲知道曹丕追上來了,不用回頭也知道。黃忠及其部隊已經脫離了戰線,趙雲也開始退至己方設於漢水北岸的營寨,然而在大開的營門前,趙雲卻停了下來,單槍匹馬。

懾於他的威名,曹軍一時間反倒不敢上前,趁對方士氣低落,埋伏於營寨四周的弓箭手現身突襲,曹軍措手不及自亂陣腳,紛紛往回處逃竄,潰不成軍的當口,被己方踏死踩傷者不計其數!但隨即追上來的曹丕根本就沒有下達任何穩定軍心的號令,他的馬從曹軍累累的屍骨上躍過,趙雲仍在營門前,單槍匹馬,漂亮的黑眼睛。

“滾!別擋道!”

趙雲靜默地看著他,隔著一片劍影刀光,與那彼岸漫天血海冥花抑抑相對。

曹丕手中“無奏”的寒芒布成了一個尺許方圓的光弧,來勢緩慢,但待到距離趙雲一尺之時速度猛然加快,空氣在劍氣的撕扯下碎裂成了千絲萬縷。而高手相爭,氣勢極為關鍵,趙雲一言不發亦不避讓,以槍與曹丕的雙刃劍硬架,風嘯如泣,空氣排蕩如浪。

我要你的項上人頭——

他看見男人蠕動的唇型。

我想要的東西,沒有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