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頭,他家那兩片園子產的茶除了給到吳常林那裏,就隻有周家分到一些了。當然,外家跟姨母那邊是不算在這之列的。

而吳常林那邊拿到的茶葉,不是進了□□就是被□□送去了宮裏,餘舟也是後來才知道,落楓坡那邊的別院是秦王家的小公子建的,吳常林也是□□的人。

所以能拿到他家老樹茶,並放到茶樓裏去賣的,就隻有一直在合作的周家了。

“錯是沒錯,”老爺子搖了搖頭,“就是我跟你外祖母後來點了壺茶來喝,發現比你們每年送我們的差遠了。”

“我們每年給您的都是明前單芽,”餘舟失笑,“老樹每年能產的茶就那麼多,能夠流到茶樓去賣的,一般就隻剩下明後茶了。”

“所以我跟你外祖母這不就過來了麼,”老爺子笑著說,“上回來沒上山,這次一定要去山裏,看看讓大家心心念念的老樹茶,到底長在什麼地方。”

“明天我親自帶您去。”餘舟道。

老爺子點頭應下,接著感慨道:“好幾年沒過來,今天到了鎮上,差點還以為走錯了地方。”

“這幾年村裏跟鎮上變化都大。”餘舟說著跟晨晨分別撩起馬車兩邊的簾子,好方便老爺子看清路邊的景色。

此時他們已經離村子沒多遠了,山上青蔥的樹木被連片的茶園取代,如今又正是早春茶葉新發的時候,入目盡是一片清新翠綠。

餘舟介紹道:“現在每家每戶都種了茶樹,幾個村一商量過後,就定下每年選擇一個開園的日子,才可以上山摘茶。”

因為從栽茶到炒茶,都是他帶著大家做的,所以每年開園的時間,也是他觀察茶葉的生長情況後決定的。

“這樣也好。”老爺子點頭。

說話間,馬車駛近書院,餘舟剛要提醒,同行另一輛馬車的簾子也被撩起。

老太太聽到聲響,招呼道:“你們也是要看書院?”

餘舟提議,“要不要停下馬車,進去轉轉?”

“不急於這一時,”老爺子擺了擺手,“既然過來了,以後有的是時間進去慢慢逛,今天時候不早了,還是早點回去吧。”

“是我考慮不周。”餘舟點頭,兩位老人奔波了這麼久,確實應該早點回去休息才是,而且老爺子明天還想要去山上看茶園。

駛過書院,靠近村子,道路愈發的寬敞,而且路上還能看到靠邊停著的馬車,餘舟繼續介紹:“這幾年茶葉的名聲傳出去後,每年臨近清明,就會有商人提前過來,等著收購茶葉。”

說著他指了指前麵停著不少小船的碼頭,“這條河也是近幾年才擴寬的,不過大船還是進不來,隻能靠這種小船,一船船把茶葉運出去。”

老爺子學問不淺,見識又廣,能考慮到的問題自然也多,聞言頷首,“隻有小船能進來,也有好處。”

村子裏的樣貌更是和老爺子他們前幾年過來時見到的天差地別,大家種茶都賺了些錢,這兩年村裏不少人都翻建了新房子,一眼看過去,大部分的房子都是白牆青瓦,好不漂亮。

不過餘舟家的宅子,依舊是村裏最大最漂亮的,晨晨跟小曦兒年紀漸長,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所以前些年,餘舟跟錦川商量過後,又把宅子擴建了一些。!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如今除了小曦兒還跟餘舟和錦川住在同一個院子裏,晨晨已經單獨自己住在一個院子。

老爺子跟老太太下了馬車,都在門口看了一會兒才進屋。

錦川在去接兩個老人前,就把要做的事情都吩咐下去,現在人一接回來,下人就訓練有素地把老人帶來的東西都送去打掃幹淨的院子,又有人端上洗手的水,另外廚房裏的人也來稟告,說飯菜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隻有茶水,餘舟沒讓下人準備,自己親自為兩位老人沏。

晨晨跟小曦兒也乖巧地在旁邊候著。

喝過茶,又休息了一會兒,錦川才吩咐讓廚房的人上菜,飯菜也是兩個老人喜歡的口味,他一邊給外祖父和外祖母布菜,一邊道:“我本來是想親自下廚的,隻是今天來不及了,明天再由我給外祖父和外祖母做些好吃的。”

“再過兩天吧,”老太太道,“小曦兒不是說明天賀家人要過來做客嗎,你好好招待客人。”

晨晨聞言,緩緩抬頭看了小曦兒一眼。

小曦兒吞了吞口水,沒敢說話。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zhangyanxiao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