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國內傳來消息,早在一月之前太子秦泱便與西衛公主同時離奇身亡,消息一直被秦遠的手下別有用心地封鎖,此時秦遠也受了重傷,消息才散播出來。
洛國皇帝聽說太子已死,氣急之下一病而亡,洛國群龍無首,眾多野心之人開始爭奪皇位,同時出現了好幾支勤王之師,國土四分五裂。
趙桓得知秦泱已死,秦遠重傷,遂反叛洛國,擁兵自立。
西衛的舊臣立皇三子為新君,占據一隅之地,招募兵將,意欲卷土重來。
“黑鳥”組織趁亂頻繁出擊,擊殺多位洛軍將領。
天下大亂。
在之後的幾年間,洛國、下稷、西衛境內各地出現了無數諸侯,武經閣的兵備圖樣先後落入多人之手,而他們最早的主人林景賢則不知所蹤。
混戰和割據的年代開始了。
十日後。
“大人,我想辭官歸家。”十六走進來,輕聲道。
這時候楚衍正盤膝坐在矮幾旁,拈子擺一局棋,那是他與顧青鴻在戰場上下的那局棋,楚衍每一步都記得,錄下棋譜,名曰“弈心”。
十六等了很久,沒有等到楚衍的回話,躬身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走到門外的時候他摸了摸懷裏的短刃,想起有人曾對他說,以後我們都別給人家做奴才了,你賣藝,我收錢。
他邁步走出去。
楚衍落下一子,抬起頭來向窗外看。窗外的樹木都抽出了新芽,草木榮枯,不隨人事變遷。
恍惚中他好像聽到有人叫:“楚衍。”
楚衍手一抖,棋子撒了一地。
——全文完——
後記
在敲下這篇文的第一個字的時候,我就知道它是個注定的悲劇。就像文案上所說,這兩個人以天下為局下了一局棋,棋的結果是兩顆心都葬了進去。
所以文的名字最初是叫做“葬心局”的。朋友說看葬心局三個字陰森森的,建議我改掉,就變成了現在的名字。
最開始的時候楚衍並不愛顧青鴻。即使當後來顧青鴻愛上他,他也沒有多麼愛顧青鴻。因為無論是能力上,心計上,甚至是棋力上,楚衍都要高過顧青鴻。這使得他們的互動中顧青鴻一直處在弱勢。在這種情況下楚衍對他產生愛,一是偽裝得太久成了習慣,二是出於歉疚,出於想要補償的心理。
但是當他背叛了顧青鴻之後,顧青鴻的反應卻讓他真正起了敬意。或者說,顧青鴻對他的報複越狠,楚衍反而越是愛上了他。
但是這時候顧青鴻已經不愛他了。
顧青鴻對楚衍的愛,一是因為楚衍的溫柔,二是因為楚衍在關鍵時刻幫助他。他以為兩人的立場一致,誌同道合所以才產生真愛。
但事實卻證明,楚衍的溫柔,楚衍對他的幫助,全是騙局。
《飄》的結尾,白瑞德對郝思嘉說:我的愛已經被你磨盡了。
顧青鴻對楚衍的感情就是這樣,因為那一個騙局,愛被磨盡了。
說不清誰對誰錯,隻是愛與不愛的狗血問題。就像我在上一個文裏說的,這世上本沒有絕對的是非,有的隻是立場,和運氣。
楚衍曾想要挽回,他射顧青鴻的那一箭是為了保全他,也曾試圖勸降,也曾絞盡腦汁想讓顧青鴻改變心意。但是不管他怎麼做,都是不可能被顧青鴻接受的。
家國天下,氣節忠誠,在這些東西麵前,愛情是很脆弱的。
所以這個故事雖然以喜劇開頭,卻是一條行往悲劇的單軌線。結尾死的人是顧青鴻,永遠受折磨的人卻是楚衍,但他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可是如果重來一次,他們……仍然會做同樣的選擇。
在文的中間我動搖過,曾想過改成HE。但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寫成BE。因為我不知道他們要如何在一起,他們還能怎樣在一起。顧青鴻接受楚衍的勸降?或是兩人拋棄國仇家恨遠走高飛?
如果那麼做,楚衍就不是楚衍,顧青鴻也就不是顧青鴻了。
被虐到的親們,我隻能說:非常抱歉。我接受一切拍磚。
嗬嗬,這有點像文裏的兩個人,非常抱歉,但……不後悔。
P.S.自覺結尾平淡了點,因為寫到最後的時候我自己都覺得很絕望,就像顧青鴻不再愛楚衍,楚衍也不應該再愛顧青鴻……因為很絕望,反而覺得沒什麼可說的= =。當然其實這文的高/潮早就過去了,在第十九章(下),楚衍和顧青鴻下最後一局,就是全文的高/潮。之後的,在計劃裏都算是尾聲,可是被我寫拖了,搞得高/潮不像高/潮,尾聲又不像尾聲……
順說這文的節奏有很大問題,因為大綱沒寫好,導致上卷過慢下卷過快,等我發現的時候已經無法補救了,囧。在後麵的吐槽裏有提到~
最後,武經閣的構想是來自於寫《熙寧江湖記》的時候查資料,無意間發現的北宋《武經總要》。其實在冷兵器時代,武器並不能決定一切。文中的設定不過是虛構,博君一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