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

本書下載於,如需更多好書,請訪問

——————————————————————————————

第一章

唐寶曆二年,敬宗皇帝遇刺,絳王李勾矯詔奪得監國大權。一時之間,朝中風雲四合,波濤暗湧。絳王一黨以穩定朝綱為由,力促絳王早日登基為帝。而另一班朝臣,以宰相裴度為首,卻保持緘默,既不表示支持,也不反對,隻是忙於操辦敬宗的身後之事,一場葬禮轟轟烈烈,竟持續了一月有餘。李勾雖急於登基,但要在先皇葬禮期間舉行登基大典實在於禮不合,隻得作罷。

敬宗遇刺當晚,一人一騎從宰相府側門悄悄出發,出了長安城之後,打馬飛奔直往涪州方向而去。與此同時,絳王府也有一班人馬悄悄出京,目標同樣是涪州。更確切地說,他們的目標是現任涪州刺史,敬宗的二弟江王李昂。

杭州西湖

夜已過三更,白日的喧鬧漸漸退去,李昂站在西子湖畔享受這難得的安靜,朝廷中的洶湧波濤竟絲毫沒有影響到這煙柳繁華之地,一如往昔的紙醉金迷,歌舞升平。兩年前,敬宗即位之後,一味地耽於聲色犬馬,任由閹臣專權,整個朝廷一片烏煙瘴氣,李昂多次進言,敬宗非但不聽,反而冷言相譏,最後終於心灰意冷,自請遠赴涪州。今日的局麵其實早就在預料之中。

月正當空,湖心的月影隨著水麵微起的漣漪微微晃動著,遠處的湖麵被一層輕紗似的霧氣掩著,比之白日的水光瀲灩,更多了一種幽深神秘的氣質。手中的玉簫不自禁地舉至唇邊,一曲《瀟 湘水雲》悠悠的在湖麵蕩了開來,此曲以清亮柔和的基音輔以層層疊疊的泛音,意在營造一種煙波浩淼的意境,李昂信手拈來,本是應景而發,曲子的中部有一個急而險的轉調,突兀的打破了平和寧靜,轉而呈雲馳水湧之態。胸中的一股豪氣頓時被這曲子中的澎湃之象激發出來,曲調越轉越高,越轉越急,竟有直破雲霄之勢,隻是急中帶燥,隱隱的一股鬱鬱不平之氣使原本的豪情染上了壓抑的色彩。唐自開國以來,曆經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鼎盛時期,卻在安史之亂後一蹶不振,李昂一直以來有心重振國綱,卻怎奈敬宗皇帝昏庸無能,朝廷更是積弊已久,心中所感竟不知不覺的在曲子中流露了出來。

“錚琮——”一聲清響,不知何處響起一陣琴聲,與簫聲相和,琴音平和柔潤,似一股清流無聲無息的慢慢潛入,李昂隻覺心頭的抑鬱在漸漸散去,簫聲越發高亢清亮,琴聲仍是不急不徐,卻緊緊相隨,與簫聲絲絲入扣,像是一雙清涼溫柔的手在撫慰一顆不安寧的心。終於,所有的陰霾消失殆盡,隻剩下琴音伴著簫聲快意地響徹天地。

一曲盡終,李昂隻覺得胸中充滿了什麼東西,快要溢出來似的,他迫切的想要見到彈琴的人,四下望望,並不難找,不遠處的一顆垂柳掩映之處,停靠著一艘畫舫,他快步走了過去,船頭擺放著一張琴,一個白衣的少年坐在靠船舷的長椅上,身子懶懶的靠著欄杆,從李昂站立的地方,隻看得到斜倚的身影,一頭流瀉的長發,扶在欄杆上的一隻手背和發間露出的一點雪白的腮。李昂一時竟看得愣住了,隻覺得那個背影美得近乎不真實,像是西子湖上的精靈,在月光下似真似幻,隻怕眨眼之間便會消失不見。

少年似乎覺察到有人在看他,慢慢轉過頭來,李昂就在那一瞬間被擊中了。那張麵孔分明是從未見過的,卻偏偏覺得熟悉無比,好象已經認識了一千年一萬年,好象那張麵孔本來就刻在自己的身體裏,在相遇的電光石火之間,所有前世今生的記憶都慢慢浮現。那一刻,他真的相信了前世和今生的緣分。隻是在後來他才慢慢明白,所謂前世今生實在太過渺茫,那一刻,他不過是一見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