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頑劣九公子
時值初夏,京都長安城與往日一樣,一片繁華喧囂之景象。
順著長安大街一直往東走,走至長街盡頭再拐進一條深巷,便見有灰瓦白牆的大屋,掩映在參天綠樹之下,高大的門樓上雕著精美的花紋,門樓前漢白玉的台階,在初夏的陽光下泛出瑩白的光澤。
屋宇四周,院牆之內,種滿了蒼翠挺拔的大樹,樹身高達數丈,直上雲霄。從院外抬頭望去,卻在一片蔥蘢之中發現有一抹淺藍色的衣角。再仔細看一眼,便發現那是個身著淺藍衫子的小公子,生得粉妝玉琢,眉若墨畫,雙眸靈動之極。
隻見那小公子腳踩著樹椏,雙手扯著枝條,還不時的直起身子朝遠方探看。樹底下,幾個丫鬟婆子掂著腳昂著頭,緊張地看著樹上的人。
他在樹上每移動一下,那些丫鬟婆子們的心便要提一下,真正是一顆心提到嗓子眼。
“九公子,您還是下來吧?這樹這麼高,若有個閃失可怎麼得了?”一個婆子戰戰兢兢道。
那樹上的小公子卻是置若罔聞,還欲抬腿欲向更高一截樹椏攀去。那婆子還待嘮叨幾句,可是小公子一向頑劣,連國公爺和各位少主子都拿他沒轍,更何況這些個下人的話,他如何聽得進去?
一旁的老管家眼見也無法,趕緊招集府中的護衛團團圍在了樹下,然後吩咐他們各自伸出雙臂,以免九公子一時不小心,失足跌落下來時好接住他。
樹上的崔九兒低眉撇了一眼樹下的陣仗,不禁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自己雖是自小體弱,但好歹自己也隨哥哥們習了幾年的武,何置於連爬個樹都要弄成這副如臨大敵的架勢?
怪就怪自己生來和哥哥們不一樣,不能隨爹爹和哥哥們上戰場殺敵也就罷了,偏偏就在這國公府裏,也被護得嚴嚴實實,唯恐有一絲閃失。
崔九兒自小到大,無論到哪兒,身邊都簇擁著一堆的丫鬟婆子。他有的是手段捉弄那些丫鬟婆子,可時間一長,麵對一張張既怕他捉弄又不得不聽命的無奈臉龐,崔九兒也覺得索然無味起來。
這次爹爹帶著哥哥們出征已有兩月之久。崔九兒在府裏呆得快要發黴了。能玩的遊戲,能找的樂子都消遣過了,連三哥養在花園池塘裏的幾條錦鯉就被他抓上來烤著吃了,實在是找不出什麼可以消遣的事兒了。
就在崔九兒百無聊賴之時,一個好消息傳入了府,那就是在江南行商的三公子要回京城了。崔九兒接到三哥的來信,信上說已從江南出發,估計十日之後可至京城。
崔九兒看完高興得手舞足蹈。三哥是個有趣的人,且一向和自己親厚。他定是接到了管家的書信,不放心自己獨自呆在府裏,便放下江南的生意趕了回來。
崔國公和夫人早些年一共生了五個兒子,因此國公爺和夫人盼著生得一個女兒,誰知說來也怪,他們後來一連生了三個女兒,卻都是不滿周歲皆夭折了。
隻到崔夫人四十五歲時,才得了崔九兒,誰知道又是個體弱的,護國寺德高望重的大師說過了,宜取名為“九兒”,皆音“長長久久”得以保平安長大。
崔九兒倒是平安過了周歲,可是不久之後崔夫人卻是病逝了。崔國公和諸哥哥們對年幼失母的崔九兒寵愛有加,真正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
五個哥哥中,大哥和二哥戍守雲州邊疆,四哥、五哥跟隨在國公的軍中。隻有三哥崔毓之誌不在軍中,而是喜歡四處行走,遊曆江湖。
三年前,因喜愛上江南的風土人情,崔毓之在江南落了腳,開了幾間鋪子,閑暇之時與江南的文人墨客、三教九流打得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