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叫他一同來鄉下的時候,他還推托說他沒來過幾次,怕掃了少爺的興,可他哪裏說得過少爺,最後還是生生的被拖了過來。
其實他心裏就是不喜歡這個曾如春,覺得這人身上鬼氣森森的,深不可測。雖然這個人看起來是個客氣人,也沒加害過少爺,倒對少爺體貼得很,還和合家上下的人都處得很好,可他偏偏就是不喜歡。
之前曾如春和他說,那道士已經如約放了他姊姊去轉世投胎了,他卻不信,可礙在少爺的麵上,卻說不出口,隻好早晚一炷香,供在菩薩前麵,每日裏默默的為姊姊祈福。
他雖然想裝作沒看見,可被親手拉住,隻好無辜的抬起臉來,說:“曾公子。”
那曾如春懷裏抱著不知道是什麼,毛茸茸的縮成一團,也不過拳頭大小。
曾如春拉著他,和他說:“明橋,我拾了個小東西,你來養著好不好?”
明橋聽這人說話,就疑疑惑惑的看了一眼。
這不看也就罷了,他仔細一看,卻被嚇得縮了兩步,原來那竟然是隻貓仔,不過剛生下來的樣子,眼睛才微微張開。
他慌忙的擺著手,說:“曾公子,少爺最討厭這東西了,你快拿走!”
曾如春看了他一眼,似乎略有為難,半天才說:“你若是不要,那就隻能丟掉了。”
說完,就轉身欲走,口裏又喃喃的說道:“我隻救了你一個下來,如今連你也保不住了。可憐你父母雙亡,連兄弟姊妹都沒有,還不如尋個好人家,早早投生了去!”
他一聽這話,不知怎麼的就想起自己的身世來,不禁紅了眼眶,就說道:“不能替它尋個人家養住麼?鄉下地方,養來捉捉老鼠也是好的啊。”
曾如春搖了搖頭,說:“人家都怕養不活,也不願意要它。”
說完就緊緊的盯著他看。
明橋看著曾如春懷裏的那隻小東西,猶豫了好半天,終於說:“少爺他……”
曾如春笑了一下,眼底有狡黠的光芒一閃而過,說道:“你藏好,他不就不知道了麼?”
明橋還是有些猶豫,那小貓便輕輕軟軟的叫了一聲,叫得他心都疼了。他想,公子如今跟這人吃住都混在一起,半月都難得見上一麵了,哪裏還像往常時時都要他隨侍,想來養上這麼一隻,也不會被察覺吧!
他想到這裏,就說:“那你可別告訴少爺啊,他最恨貓兒了。”
曾如春露出了笑意,說:“你放心,我怎麼會告訴他?不過你可要好好養著。”
他用力的點了點頭,小心翼翼的把那隻小貓接了過來,抱在懷裏,回去了自己的屋裏。
小貓那時還小,本該是吃奶的時候,可沒有了母貓,也隻能退而求其次了。若是在家裏,還能偷些小公子的吃食來喂它,可如今住鄉下,離小公子那麼遠,他也沒了法子。最後明橋隻好拿藕粉兌了水,拿指頭尖蘸了之後去喂它,又把饅頭嚼爛給它吃,這樣勉勉強強的喂了一個月,竟然真讓它活了過來,精神了許多。他偷偷的給它取名叫作阿玉,睡覺的時候也摟著,做事的時候也抱著,時刻都離不了,最後連阿玉都不耐煩了,老拿尾巴抽他,他卻是越看越喜歡,把這隻小貓當了寶貝一樣。原本在他心裏,是姊姊第一,少爺第二,如今卻成了阿玉最大,其他人靠邊站的情形。
阿玉慢慢長大,也越來越精神了,一天到晚得了空就要往外跑,可把他嚇得心驚膽顫,生怕一不小心被少爺瞧了見,那阿玉可就貓命不保了。
俗話說得好,怕什麼來什麼,偏偏就是他閉了眼的那一會兒工夫,阿玉就沒了蹤影,他心驚肉跳的放下手頭的事情去尋那個小祖宗。
書房裏書原本就多,又被少爺堆得亂七八糟,阿玉又是一等一的鬼心眼兒,偏偏就不出聲,害他一陣兒好找。正是他急紅了眼的時候,突然聽得少爺在門外大笑,說:“就你心眼兒最多。”
明橋頓時嚇得魂飛魄散,當下隻想著是要奪門而出,還是該翻窗逃跑,那時門已經要被推開了,他隻好躲在了花瓶後,叫苦連連,隻求阿玉可千萬別叫了起來。
他知道少爺從來就不喜歡貓,覺得那東西討邪得很,也不許屋裏有貓。從前家裏有了鼠害,還是弄藥去除的,從來就沒準人抱過貓回來。
他剛躲好,就聽到少爺和人走了進來,那人一開口,他就知道是曾如春,更是暗暗叫苦,心說怎麼這樣不巧。馮琦進來之後,聽聲音好像先是喝了口茶,他心想,哪個這樣的有眼色,屋裏還備好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