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歌,乖孩子,都怪娘,都怨娘,娘沒有照顧好你,讓你跟著娘吃這麼多苦!”
笙歌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一把將孩子抱在懷裏,失聲痛哭。
“娘,我真的沒事,真的。”
笙歌隻是搖頭。
兒子風歌極為懂事,雖然隻有四歲,卻跟小大人一樣,非常體諒母親。
具體表現在,從來不問“爹在哪裏”這樣的問題,也曾因為村裏的孩子罵他是個“沒爹的野孩子”,而跟人家打了一架。
那一次,笙歌痛打了兒子,柳條都打斷了,小風歌就是不鬆口。
最終,過了幾天,還是從打架的小孩口中得知原因。
回家後,笙歌抱著孩子哭了,問風歌為什麼不說,風歌哭著說:“因為提起爹爹,娘會傷心,所以風歌不說。”
那時候,孩子還不到四歲,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笙歌頓時淚如泉湧,然後說:“兒子,對不起,娘錯怪你了,從今以後,娘再不打你。”
從那以後,孩子規矩多了,謹慎多了,但也沉默多了。
笙歌害怕兒子同別人相處,還會受到什麼傷害,於是就離群索居。
這也是她不願意搬出去的原因。
笙歌知道自己是在逃避,但是孩子還小,還沒到上學的年齡,等到了六歲,她也不會逃避了,她會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笙歌精通蠱術,住在深山之中,倒也沒有什麼怕的,蛇蟲鼠蟻毒蛇猛獸知道這一家養蠱,全都躲得遠遠的。
往往,比這些更危險的是人。
但是,笙歌一直小心謹慎,加上大學期間的社會閱曆,秉承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倒也沒人能夠讓她吃虧。
在這深山之中,種著幾畝梯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也會教小風歌識字和算術,日子雖然清苦,倒也自得其樂。
可是,就在今天中午,孩子突然發燒。
時睡時醒,都有些糊塗了。
物理降溫也做了,退燒藥也吃了,甚至土方子也用了,溫度依然居高不下。
看到兒子原本白皙的小臉如今紅如火燙,笙歌肝腸寸斷以淚洗麵。
笙歌不是沒想過用蠱,但是,她隻會將蠱蟲種入孩子的體內,卻不會解蠱,不管有效無效,蠱蟲都會跟著孩子一輩子。
這正是她猶豫不決的原因。
最終,笙歌還是下不了決心,孩子很健康,不應該在其體內放入不確定的東西。
笙歌決定帶孩子去醫院。
但是,又出現了一個現實的問題。
笙歌當初離開北都,將筱雪留給她的銀行卡丟掉了。
這些年娘倆依靠種地,倒也能豐衣足食,但手裏幾乎沒有餘錢。
哪怕是鄉鎮的醫院,又是孩子,進去一趟,也得千八百的呀。
這區區千八百,竟然令笙歌一籌莫展。
端著一盞油燈,在家裏東翻翻西找找,找遍了所有角落,還隻是湊夠了一百塊,全是零錢。
笙歌欲哭無淚,筱雪當初給卡,自己為什麼不要?怎麼說,那也是孩子姑姑,哪怕自己不用,也可以留作不時之需,如今沒有這筆救命錢,如果孩子有什麼三長兩短……
笙歌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