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第1章

仿佛久遠童話中的場景。

絢麗的星空是背景,鋼鐵軌道不斷延伸,綠皮火車在太空中前行。

在無垠宇宙中,這輛十二節的列車顯得非常渺小。然而事實上,它要比古早時代,在陸地上奔跑的真正綠皮火車大上許多倍,光是“車窗”就貫通了上中下三層的高度。

綠皮火車——舊時光號,是“蔚藍航線”上最熱門的宇宙遊船,它從旅遊星維賽特出發,途經數十個殖民星和次空間港口,繞地球行駛一周後,最終回到維賽特,整個旅程曆時168個標準時,也就是7個地球日。

舊時光號走高端路線,在所有宇宙遊船中,它的船票永遠是最貴的。然而即使如此,仍是一票難求。

因為這是麵向所有人開放的,最簡單的,靠近地球的方式。

公元23世紀,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地球文明湮滅在了突如其來的大災難之中。

地震引發海嘯,死傷遍地的呻.吟中喪屍潮爆發,所有當時人類想象過的災難輪番上演,社會秩序徹底崩潰。

崩潰不代表終結,從蠻荒時代一路走到科技巔峰的人類存在無限可能性,他們在廢墟中掙紮求生,漸漸適應了嚴酷的環境,隨後,緩慢而艱難的開始重建家園。

大災難不僅毀滅了人類的家園,地球的全線崩潰,也讓那些僅僅隻在故事中顯示存在痕跡的非人種族,不得不走到明麵上,與人類共同進行災後重建。

於是,僅憑一族之力,難以完成的設施一個個建立了起來,災後重建的社會擁有無可比擬的包容性,以及創造力。

人類以及非人智慧生物,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向宇宙邁出了腳步,外星殖民、人造星移民,以秘術為基礎的次空間建設一一得到實現。

毀滅與新生交替上演,大災難後地球上出現了又一次物種爆發——種類和數量雙方麵的爆發。地球無法負載,於是到新曆4022年,以人類為首,起源於地球的智慧生物們,70%都生活在地球以外的空間。

蔚藍的地球幾乎成為了朝聖地一樣的存在。

因為種種原因,地球一直處在管製狀態下,不開放旅遊,於是舊時光號又被戲稱為——砸鍋賣鐵的情懷之旅。

既然是以地球為賣點,那麼這趟情懷之旅的核心當然是舊時光號上巨大的觀景平台。而在三層觀景平台中,中間層是挑高最高,視野最寬闊的黃金位置。

黃金觀景台上設有貴賓包廂,價格之高昂,終於讓大部分乘客望而卻步了。

但有錢的冤大頭總還是不少,為數不多的貴賓包廂依然常年爆滿,需要提前好幾個月預約。包廂提供的視野對得起它的價格,陳設布置都是頂級的,甚至連虛擬導遊都比公共區域的更精致。

“大災難改變了地球地貌,連板塊形狀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隻是從我們這個距離看不太明顯。”

貴賓包廂內,說話的是個年輕男人,他穿著一身考究的西裝,麵向觀景窗坐著,手邊是一杯咖啡。

這顯然是個真人。

“我知道。”回話的是個中年男性,同樣是一身西裝,他手裏的咖啡隻剩最後一口了,“在這個距離上我們能看清的,隻有南北極兩條裂縫——哦,現在隻看得見北極的那條。”

蔚藍色的星球懸浮在太空中,因為距離太過遙遠,又有大氣阻隔,隻能分辨出海洋和陸地。然而一條幾乎將北半球劈成兩半的黑線卻清晰可見。

將這條裂縫和板塊做對比,可以想象站在地麵上看時,它該有多巨大。

這條北極裂縫那是大災難留下的痕跡之一,從北極點一直延伸到北回歸線,走勢基本與本初子午線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