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補足一半購買比例或等兩天可破。感謝支持正版】
門口傳來的“哐啷”一聲響, 打破了父子良久對峙的情形, 亦喚回了程清遠的神智。
“老爺、阿詢……”程夫人麵色發白地望著父子二人,落在腳下的,是盛著幾色小菜的食盒。
她記掛著長子, 聽聞他回來的晚, 擔心在外沒有好生用飯, 親自送些膳食過來。方才一進院門, 就預感到情形不對, 是以,小廝試圖阻攔之時,她索性冷眼相向,快步走進門來。
沒成想, 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程詢側轉身形,望向母親。
夫君來不及掩飾的驚懼、長子來不及收回的鋒芒不容忽視,程夫人身形搖了搖,“你們這是怎麼了?啊?”她有些踉蹌地走到程詢身邊, “阿詢,你告訴娘, 別讓我胡思亂想, 好麼?”
“娘,您先坐。”程詢扶著母親落座。
程夫人握住他的手, “告訴我。”略停一停, 強調道, “你告訴我。”
著實被嚇壞了。她想象不出,是怎樣的事情,把長子惹到了那個地步;又是因著怎樣的虧心事,讓夫君惶惑懼怕到了那個地步。
“沒事。”程清遠語聲沙啞。這一句,是為著提醒程詢。
沒事?此刻方寸大亂,趨利避害而已。
程詢太了解父親。
再者,這事情瞞不住,北廖家總會有人設法告知母親。
程詢理一理前因後果,剔除與南廖家相關的枝節,對程夫人娓娓道來。
聽了原由,程夫人開始瑟瑟發抖;聽到中途,她轉頭看住程清遠,身形僵住,麵無表情。
程清遠的神色已恢複平靜,隻是無法應對妻子凝固在自己身上的視線,垂眸看著光可鑒人的地磚。
末了,程詢道:“娘,明晚北廖家的人會來家中,您可以在內室聆聽。”
“我、我明白你的意思……最不希望他做出這種事的人,是你。”程夫人說話有些吃力,舉動亦是,像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能轉頭看程詢,近乎無助地問道,“怎麼會這樣的?”
程詢動容。母親的痛苦、掙紮,在這一刻展露無疑。雖然清楚,母親很快就會恢複一門宗婦應有的冷靜、理智甚至無情,寬慰的話還是衝口而出:“娘,沒事,什麼事都不會有。”
程夫人緩了片刻,輕輕點頭,“對,對,我信你。”她勉力扶著程詢起身,“送我回房。”
母子兩個離開之後,程清遠喟然長歎。
.
廖碧君來到怡君的小書房,見怡君正伏案寫字,道:“忙的話我就等會兒再來。”
“忙什麼啊,習字呢。”怡君笑著放下筆,招手喚姐姐到桌案前,“你看看,有沒有長進?”
“真是的,你習字總沒個準時辰,方才我還以為你給哪個親友寫信呢。”廖碧君略帶嗔怪地說著,看過妹妹的字,由衷地道,“比我寫得好,好很多。”
“哪有。”怡君把座位讓給姐姐,自己則拉過一張杌凳坐了,“你擅長的是楷書,怎麼能跟行書放在一起比較長短。”
紫雲笑吟吟進門來,行禮後道:“大小姐,新做的冬衣已經送到二小姐房裏。”
怡君驚喜,“又給我做新衣服了?”
“有什麼法子?你又不肯做針線。”廖碧君故作無奈地道,“我看不過眼,又喜歡做針線,就順手給你做了兩套,還有兩套,是額外讓針線房做出來的。”
怡君喜上眉梢,“明日就穿一套,一定很好看。”
廖碧君也笑起來,“本來就穿什麼都好看。”
怡君把一盞茶送到姐姐手中,“等以後閑下來,我也好好兒做針線,做新衣服給你穿。”
“真喜歡才做,不喜歡就算了。”廖碧君笑意溫柔,“我別的不成,把你打扮漂亮些的本事還是有的。”
怡君笑得眉眼飛揚,“我曉得。”
廖碧君啜了一口茶,說起別的事:“我記得,今晚你這兒是吳媽媽當值,可我剛才問起,曉得她傍晚就走了。還有阿初,紫雲去外院的時候,正好碰見他離府,說是告了一日的假。你是不是安排給他們差事了?”
紫雲、夏荷聽了,曉得姐妹兩個要說體己話,悄然行禮,退到門外守著。
“是有些事讓他們辦。”隻要姐姐問起,怡君就不會隱瞞。一麵用茶點,她一麵把下午在墨香齋的見聞和盤托出,末了道:“心裏覺著不踏實,怕廖芝蘭遷怒我們,就防患於未然。”
廖碧君沒問怡君著手哪些準備,而是托腮沉思,好一會兒,輕聲道:“那你想想看,對付廖芝蘭的時候,能不能用上商陸?”
“嗯?”怡君不知姐姐是何用意,“怎麼說?”
廖碧君卻追問:“你隻說,能不能用上那個人?”
怡君誠實地道:“隻要好生謀劃,怎樣的人都能派上用場。可他不同,我不曉得你們之間的事。是以,怕你來日後悔,恨我今日不打消你這心思。”
“說什麼呢?”廖碧君半是落寞半是欣慰地笑了,“我進來之前,已經思慮很久。不單是給你添一顆棋子,更是想你幫我試探他。”她語聲低下去,“他仍是隻要前景不顧我的話,也就罷了,隻當從未相識。橫豎……也沒到非誰不可的地步……話都沒挑明呢。”
怡君凝視著姐姐,“眼前的事,假如你們已經挑明了呢?”
“那就不能更改了啊,不管是不是誤會,我都要等著他當麵給說法。不會試探他的。”說起這些,廖碧君有些不自在,轉眼看著妹妹清逸的字,“終身大事,若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麼樣放蕩、不堪的人才會視為兒戲?自己與別人的一生,是能輕易許諾的?”
“……”怡君仔細品了品姐姐的話,弱弱地應一聲,“哦。”她想,日後隻要有機會,就要讓姐姐注意周圍就存在的薄情人。
兒女情長、終身大事,不是有了約定就能成真。有些人能因為直覺選擇義無返顧,傷痕累累也不後悔,而姐姐,若有了盟約又被辜負的話……怡君幾乎難以想象後果。
廖碧君則拾回了先前的話題:“倒是給我個準話啊,可不可以幫我?”
“應該可以。”怡君笑著應聲,“我試試。”
.
上午,程府學堂。
如先前說過的,程詢布置給怡君的功課是畫馬,並拿給她一本附有詳盡批注的小冊子,“名家說過的一些心得,有人記錄在冊,你看完再嚐試。今日若是來不及,便改日再動筆。”
怡君稱是,笑盈盈回到座位。
“你的水墨不錯,駐足不前未免可惜。”程詢遞給廖碧君一冊畫譜,“用心看看,盡量隔幾日就嚐試做一幅畫。這也是薑先生和葉先生對你的期許。”
廖碧君恭聲稱是,聽得這亦是兩位先生的意思,自然生出進取之心。
今日學堂不似前兩日那樣熱鬧,隻有程安等三名小廝時不時進來傳話、回事。程詢擺了一局棋,有一搭沒一搭地落子。
他心裏有些煩躁。昨夜,送母親回到正房,說了自己已經能夠鉗製北廖家。母親放下心來,隨後卻失聲痛哭,很久。她說他怎麼能做這種孽,又說你不該有這樣的父親,真不應該。
母親的痛苦一覽無餘,所以他不懂——前世母親為何那樣決然地幫襯父親,不曾譴責鄙棄?是不是父親先一步告知,並編排了一個可以獲得寬恕、諒解的理由?
應該是。
一定是。
否則,沒有理由可解釋。
這更讓他窩火。
怡君翻閱著手裏的小冊子,如獲至寶。名家的經驗之談,批注之人又分明是個中高手,時時表明不同的看法,讓人耳目一新——字也是極好看的。最重要的是,很多話適用於任何類型的畫作。
她看書向來一目十行,並不是囫圇吞棗,打小如此。隻是,看到中途的時候,她便不能集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