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跑去過,抱起了兔子,然後高興的說:“抓到了,可以給爸爸補身體了!”
仿佛,場景在不斷變換,小男生和她都好像長大了。他們在林中,一起做遊戲,然後一起吹曲子。
葉子記得,好像那個自己能夠吹出很好聽的曲子。那些曲子,是用紫竹管做出的樂器吹出的,這是爸爸給自己做的,爸爸說,這個樂器,可以叫做蕭,那裏麵,吹出的是一種之聲。
簫聲,在那些日子,在兩個年輕人的世界,是如此的美麗。仿佛那些竹林,樹林,都是最美的天堂。
那個男生的容顏,葉子總是好像看不清楚,可是,那輪廓,和眼前這個林雲軒倒是有幾分相像。
是他嗎,葉子在想。大家都在發呆。
這個時候,一個穿白色工作服的人走了過來,帶著黑邊方框眼鏡,年紀大概在五十多歲的樣子,瀟灑幹練睿智,他向大家伸出了手:“大家好,我是李慕雲,我是這裏的現場負責人。歡迎你們的到來!”
李慕雲,葉子一下子就想起關於他的全部故事。
李慕雲,生於四川成都,據說他從小就喜歡古老的東西,常常到文物市場去盯著那些文物發呆。
那時,大人都在笑,說這孩子以後會不會做收藏家,不過他長大後,卻沒能成為收藏家。
他成了考古專家,他的家裏沒一件藏品。因為這個是一個考古前輩告誡的,一個考古專家,是不能成為藏家的,也不能成為文物商人,這是最忌諱的。這是一個職業的操守,因為我們是接觸文物最前沿的人,我們不能這樣做。
李慕雲尊重這位老師,他一直記得老師的話。
但是,他對於古老的文物的感覺,對於尋找文物的敏銳力,對於那些遙遠年代的感覺,卻是相當的敏銳,很多人都說,他是天生的考古專家。
可是他說,我越往下做,越覺得自己不是考古專家,我隻是一個渴望回家的孩子。渴望回到我的嬰兒年代,幼兒年代,回到非常古老的年代。
關於他的傳說很多,比如,當他被調到陝西某地,為一個古老的塔的遺址做發掘,那裏本來是一個皇家的寺院所在,據說,裏麵供奉有釋迦摩尼的佛骨舍利。當那個塔無意倒塌後,國家就組織各方專家,進行發掘。
當考古隊的人們進入了地宮,發現了一個盒子,經過層層的的撥開,大家發現一個佛骨舍利,
當大家都在歡呼的時候,李博士在沉思,他說不,應該還有兩層。
他是基於自己的綜合知識判斷的,他更是憑借一種直覺,直接告訴他,應該如此。
他常常在研究,自己的直覺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可是,他用了西方醫學解剖學,靈異學等等很多,都無法做出合理解釋,反正自己總是一個靈感出來,就是驚奇的結果出來。
結果,工人們按照他的指示,後來找到了兩層佛骨舍利。當時考古雜誌為了特別表彰他,在出的專號上,在幾枚佛骨舍利的旁邊,就是李慕雲的工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