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種茄子,那家種西葫蘆,有的種西芹,有的種西紅?,也有的種黃瓜,以前的種子,她都不讓村民們再用,那些種子不行,種出來賣不上價,所以全村人,都跟著她種的新品種。
就連老石家,也是拖人從她手裏買的種子,他們不敢跟九娘碰麵,等一切走上正軌,她才開始做麻醬和香油,幾萬斤也做不出來多少,所以暫時她就沒有想蓋作坊的念頭。
閑著沒事就做一些,拿到店裏賣,成嫂和郝氏都很負責任,每次來了新鮮的醬料,都是積極的跟客人推銷,比如做個涼菜,用麻醬調了,給客人試吃一下,或是往湯裏加些香油,讓客人嚐嚐加香油和不加的區別等等。
這些都是九娘教給他們的,不要讓客人買,讓他們吃,吃到嘴頭高了,就想著家裏也買,尤其是大戶人家,不差這幾個錢。
而香油隻是調味用的,麻醬也不當飯吃,稍貴一點,別人也不介意。
所以她定的麻醬是五百文一斤,香油是一兩銀子一斤,愛買不買,不強求。
一些看到商機的酒樓和商販找來,郝氏和成嫂也不積極,因為九娘交待了,這個不批發,想買就是這個價,一人一天隻限一罐,也就是一斤,多了沒有,凡是買過的人,成嫂和郝氏心裏都門清,想再來買沒有。
越是這樣,那些人心裏越癢癢,越癢癢,就越想著辦法來買,一斤芝麻隻出四兩油,而一斤芝麻可以出七兩的麻醬,相比較來說,油賣出去的價錢比麻醬合適,但是麻醬比香油省功夫。
她給店長放了話,一樣最多賣二十罐,多了沒了,物以稀以貴,就是這個道理。
總得來說,現在還沒達到那樣的條件,不可能滿足廣大消費者的要求,主要還是她想吵作一下,嘿嘿,把香油和麻醬吵的跟黃金一樣貴。
不急,她有的是時間,茹凰還小呢,這嫁妝咱們慢慢攢。
又一個飄雪的季節,來這裏兩年了,茹凰也兩歲了,在院裏來回跑的很歡,也沒有危險的地方,隻要在視線範圍內,她都讓茹凰自己玩,蟲蟲還給凰兒做了小木馬,騎的小木自行車。
女孩子就是乖巧,她除了自己玩會兒,就是安靜的坐在一邊聽蟲蟲給她講故事,有時候還會認上幾個字,九娘在一邊榨油,做麻醬看著互動,嘴邊的笑都沒有停過。
她閑了就會去村民家的地裏走走,各家出苗的情況不一樣,有的舍得用炭,出苗就早,有的打理不上心,舍不得炭,就出苗晚,她看過後也不說他們,“嗬嗬,你們這樣扣門,等人家賣了菜,你們家的地裏才長出來,到時候不賺錢別怨我啊”
不疼不癢的說一句,一聽銀子的事誰都上心了,那連上幾家一開始沒跟著幹的人,在看到芝麻的利益後,也開始種起菜來,全村都很積極,在下雪來臨之前,村裏各家的菜都長了半尺高了。
越是下雪,越是要小心,家裏的房子,地裏的菜,都要看緊,上麵雪一厚就要清掃,都說農民辛苦,真的很辛苦,但是要說在土裏刨不到食,她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