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絲竹從記事起,就從來沒有主動的問過家裏的幾個大人自己的身世和來曆。
反正從能聽懂別人的話起,她的耳朵裏就沒有停止過村裏人對雲朵和自己是母女關係的議論聲,每次阿公和小姨雲朵回來看自己的時候,這些議論就會多一些。
不過,除了有些個別大人的議論聲讓人覺得不舒服,這個黎族和苗族共同居住的山清水秀的小村莊還是很寬容的接納了雲絲竹。
隨著她一天天長大,村裏的孩子們和她玩的非常融洽,小夥伴們基本上都沒有去幼兒園的,所以五六歲的孩子們大家經常過來相約,帶著“小豬仔”和他們一起上山捉鳥、摘楊梅、摘稔果,下小河溝捉魚、捉泥鰍,小夥伴們一起玩的開心玩的瘋了。雲絲竹的膽子也不小,遇到螞蟥也毫不畏懼,直接捉住了,拿小棍子給它翻肚子去曬太陽。整個童年裏,雲絲竹玩的有和風細雨般的開心快樂、又有如野孩子般的狂野不羈。
阿媽帶著雲絲竹就在這個黎苗共同居住的小村莊裏長到上小學的年紀,阿公才接她們回到蘭花園裏住,方便她在鎮裏上小學。
雲絲竹長到十歲左右,她通過電視以及網絡已經開始明白大人們懷上孩子是怎麼回事了。她去翻找出雲朵珍藏的大學生活照片,終於讓她找到了一個和自己的模樣很相似的家夥,照片後麵,有漂亮的鋼筆字寫著幾個字“我的小雲朵墨竹贈”!
雲絲竹照了不止一百次的鏡子,前照後照左照右照還是看見自己和墨竹兩人相似的鐵鏽色頭發、相似的鼻子眼睛,眼睛都又大又圓,還有又棕黑又纖長的睫毛!有這些,就足夠證明這個男孩子是自己的父親了吧……
早慧的小豬知道,自己的猜測已經八九不離十了。小姑娘心裏傷心又氣憤不已:哼,這個不負責任的家夥,他為什麼沒有跟雲朵結婚呢?他原來叫墨竹!哼,名字很好聽啊,可是是不是人品有問題啊!這輩子別讓我看見你啊!看見你,我一定要打你一頓出氣!她氣的把墨竹的照片扔到垃圾桶,想一想又去翻出來抹掉照片上的一點浮塵,小心挾進自己帶著小鎖頭的筆記本裏,再把小筆記本用小手劈裏啪啦的拍打了很久解氣。其實還有更讓她生氣的就是這個傻不拉幾的雲朵媽媽,居然讓我叫雲絲竹!同學們經常叫自己是“雲思豬”、“雲si豬”哼~哼~哼!真的是氣死我雲絲竹啊。
……
因為周末雲絲竹回來了,家裏的菜會比平時豐富,海南人真的是無雞不成宴,有客人來或者是家裏聚會白斬雞這一道菜是必須要有的,當然這一道菜也是小豬的最愛,所以阿蘭姐是每周都要準備最好的雞給寶貝小豬吃的。
一起吃飯的人除了雲朵、阿蘭姐和小豬,還有老羅和阿江。
除了阿公的位置是空著的讓人覺得心裏難受不舒服外,雲絲竹還是覺得家裏的氣氛有點不對勁,她知道自己的感覺一般都是很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