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演員或者導演,名氣大的演員和導演顯然能自帶粉絲為他們買單,就像是萊昂納多、湯姆·克魯斯這樣的巨星或者是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樣的名導,顯然會有無數的粉絲為他們買單。不過這顯然不在《速度與激情》考慮的範圍之內,因為導演羅伯·科恩雖然也拍過不少的影片,但總結起來卻是名不見經傳,而演員們更是幾乎全是新人,像這樣的一部影片真的很難讓人相信會有多少粉絲能夠為其貢獻票房。
而除了這兩樣,剩下的就是影評人的評價,影片的場景規模以及觀眾的口味了。影評人的評價毫無疑問會影響一部分人的觀影需求,但總的來說《速度與激情》的評價雖然褒貶不一,但還是可以的。
至於影片的場景規模,《速度與激情》花費最大的也是在這裏,因為影片總共啟用了1500輛賽車以及很大一部分的職業賽車手,畢竟除了謝宜還真的沒有哪位演員真的不用替身自己上場的,所以賽車的場景還是很激動人心的,而這無疑也是影片的華彩段。
不過這些環球在影片上映之前就考慮到了,所以如果按照正常的情況來看的話,票房實在不該如此走向。
但偏偏《速度與激情》的票房就是這麼的以一種緩慢的速度在增長,或許增長的速度不多,但卻切切實實沒有回落過,這無疑就引人矚目了。
“我們必須盡快搞清楚這其中的原因。”環球公司內部一間辦公室內一位看起來像是製片人模樣的中年男子吩咐道。
《速度與激情》大熱他也很高興,隻是出現這種場麵的原因他們也必須弄明白,隻有清楚了原因他們才能對症下藥,創造出更多這樣的奇跡。
“老板,事情已經弄清楚了。”一個精英模樣的男子一臉嚴肅的把手中調查好的文件遞給坐在辦公桌後麵的男子。
“原來竟然是這樣。”男子翻開文件看了一遍後有些了然道。
精英男子遞上來的文件是一份數據調查表,記錄了《速度與激情》的觀影人群為什麼看這部電影的原因。
以百分製劃分,將近20%的觀眾是屬於沒什麼特定觀影目標的人,他們屬於那種並無特意喜好,隻看最近上映的影片,而最近無疑是《速度與激情》最熱,他們便隨手買了票來看。
大約40%的人是為了劇中的演員和導演來看的,畢竟即使劇組中的大多數演員是新人,但那也是相對而言的,與湯姆·漢克斯這樣的大明星相比他們自然是默默無聞的新人,但跟那些真正的純新人、一部作品也沒有的新人相比,他們的身上大多也有幾部作品,雖然更多的是配角,但多少也會有些粉絲。自然導演也一樣,即使他在好萊塢星光熠熠的圈子裏不是那麼有名氣,但他好歹也是拍了不少電影的老導演了,這麼多年下來,總會有不少支持他的影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