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1
江淩雲,江湖中盛名在外的“武癡”。
提起他對武功的熱愛,一直可以追溯到胎兒時期。轉述接生婆的話就是:“真沒見過這麼能鬧騰的小子!”為啥這麼說呢,那是因為她娘從落紅到把他生出來,足足了用了七天。一般的胎兒這麼久都胎死腹中了。人家小江出世後仍然活蹦亂跳,還要兩個丫頭才抱得住。
他那個天下第一高手的爹稍嫌懼內,暗自發誓要把自己的兒子教成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好提高一下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所以因材施教,親自教導,甚至為了兒子量身書寫練武指南。
如此大張其鼓地練到18歲,江淩雲正式步入江湖。
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地,他就以黑馬的形式,擠身進入“武林高手榜”前五名。他爹自此揚眉吐氣,在老婆麵前恢複以往飛揚神采,動不動就可以來一句:“婦人之見!”
“武癡”江淩雲在江湖中看到了一片嶄新的天地。成了江湖中人談之色變的比武大仙。六年之內連挑各大高手,並以無一敗跡的優勢向世人證明了自己“淩雲衝天”的氣勢。到了32歲時,能在他手下走滿50招的已經區指可數了。
江淩雲,成為了“江湖傳奇”的代名詞。
常言說:人怕出名豬怕壯。
江淩雲一舉成名之後,上門求親的人越來越多。江老太太長期催婚無果,正在一籌莫展。這下抓住機會,安排了一場接一場的相親。
無奈江淩雲看多了老爹的窩囊日子,早就對婚姻深惡痛覺。再加上他練武成癮,覺得武功就是他的終身良伴,於是執意不肯再納妾室。他老娘見他死心眼,恨不得他直接綁了丟進洞房。所以他常常被弄得心煩意亂。
有一天江淩雲出門去辦事,看見有個和尚化緣。他突然福至心靈,當即回家宣布,即日出家。
江老太太聞言大哭大鬧,抹頸上吊,想要以死相逼。
江老太爺受了夫人多年的噪音虐待,起先雖然心有不願,最後倒也終於理解,暗地裏對他說:“此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離江家不遠有座智門山。
江淩雲就在山上選了一塊寬闊平坦的地方,修了一座小寺廟,取名曰:智門寺。後來考慮到自己已經出家,也該有個對外的法號,又順口自取為:智門。
過完大年,江淩雲拜別父母,帶一老信鴿正式入住智門寺。
所謂寺規,正確的解釋是:寺裏僧人的行為規範。很明顯,給智門寺定寺規,除非智門根自己過不去。所以智門寺一開始並沒有寺規的說法。
瀟灑的智門大師在寺院裏,該吃的吃,該喝的喝,頭發照束,錦衣照穿。非常直白的闡述了“出家”的真正含義,既是:從家裏出來。
旁人看透了他的“出家”行為,便有大膽的江湖女子尋上門來死纏爛打,想要逼智門還俗。
智門怒不可遏,心道:都當老子好欺負麼?
於是大筆一揮,畫出了寺規一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貼之於寺院外牆。言下之意就是如若惹我,後果自負。
從此以後,智門寺終享清靜。
2 3 4
2
智門在寺裏安度了七、八年安逸日子,沒事就弄刀舞劍,煮酒品茗。閑暇之餘,又自創了一套內功心法,練了以後舉手投足間一派仙家之態。
那隻老信鴿被他冠上寺院管事之名。例如:消息溝通,事物采辦等俗事,一律交於鴿管事及江老太爺全權處理。
江老太爺的書信中,羨慕之情溢於言表,隱隱約約提及投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