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本文由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嚴禁附件中包含其他網站的廣告

有匪君子(上) BY: 十九章

有匪君子1

所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局勢大抵如是,江湖紛爭亦如此。

百曉生曾預言:今後三年內必有梟雄橫空出世,道漲魔消,魔漲道消……

字戛然而止,最後一筆長長的劃下,尤如筆尖一滴濃墨不受控製的滴落順著白色的錦帛下滑,淡化終至無息,一如廣邈的雪地橫地斜伸出一光禿的枝椏般突兀。

第二日百曉生之死已傳遍江湖,其臨死前留下一幅預言江湖的錦帛的消息亦隨之傳出。也許是因為錦帛預言事關天下反而蓋住了這個德高望重老人離世給人的震憾與悲哀。

江湖上有人說百曉生的錦帛分析了當今江湖的形勢各門派勢力的對峙,得錦帛者得天下;有人說錦帛中預言了當世邪魔,所以必不能落入魔教中人手上,否則當乾坤顛倒,日月無關;亦有人說錦帛預言的其實是當世英雄,得之必能安定天下,乾坤朗朗……

眾說紛紜,錦帛卻不知何處去,千方百計尋不得,亦不知是錦帛的無故失蹤亦或是別有居心人的煽動,總之關於錦帛的傳言甚囂塵上,傳到後來便是“得錦帛者得天下”。

錦帛始終蹤跡渺無,成為武林中百年來最大的懸疑事件之一,而後來的百曉生傳人更是三緘其口。

當今江湖,武林八大門派外當推崇一堡一莊,堡乃雄踞北方的臥龍堡,莊乃江南清風明月靜湖畔的不二莊,獨一無二天下無雙的第一莊。

一堡一莊各踞南北各領半壁江山。

這一堡一莊卻也大有淵源,交情可溯到百年前。兩個默默無聞的小子結拜為兄弟一起闖蕩江湖,掙下百年名聲,創建一堡一莊雄霸一方,平分江山。如今這一堡一莊世代聯姻更是親上加親,一堡一莊和睦天下武林安寧浩氣長存,邪魔歪道自無立足之處。卻說百曉生逝世後,這一莊一堡亦派出門下弟子搜索錦帛的下落,然而一晃五年卻毫無所獲。

五年前,一白衣少年率一幹江湖閑人在玉闕山創立一教自稱玉闕宮,自封玉闕宮主。少年名應天闕,眉目俊朗風姿卓卓,端得非凡。他身邊一少年,蒼白如雪,身姿蠃弱,仿佛風一吹便會倒般,半垂著頭,碎發斜斜垂下遮住狹長的眸,隻看得見眼瞼下蒼白的皮膚上有密密斜斜的睫毛投影,如斷翅的蝶。這樣蒼白的似重病的少年卻是一身紅衣,迎風便成火焰當空,烈烈。

人們最常見的情景就是應天闕常常攜著紅衣少年的手並肩偕立,一紅一白,相得益彰。後來有傳言出來說那少年是他自小一起長大的義姓兄弟,玉闕宮上下稱之為玉二公子。

玉二公子很少說話,說話的時候也是溫言軟語,看著非常溫和的一個人,很喜歡笑,唇角微微勾起連著眉眼也淺淺的彎了起來,帶點少年人的青澀,或許還有些微的羞澀,那樣熱烈的紅衣在那般的笑容下亦成溫婉,如氤氳在晨光中的薄紅流金般。他仿佛是江南一抹流雲,眉角眼梢都帶著點點旖旎的霞光,一笑,醉了一天一地的風與雲。

應天闕雖然年少輕狂,行事卻頗有大將之風,他手下的玉闕宮一眾亦如是雖然張揚,卻也循規蹈矩。玉闕宮發展的迅速,自然引起了武林各門各派的側目,一堡一莊亦時時關注著,應天闕曾單刀赴會,那是不二莊大少莊主遠明浩的大婚之宴上,遠明浩迎娶的是臥龍堡三小姐龍靈姝,一莊一堡的聯姻自然轟動江湖,各門各派競相獻禮道賀,身為玉闕宮的宮主應天闕自然亦不能免俗,然而,那一次他沒有帶一向形影不離的玉二,另帶了宮中兩名弟子攜禮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