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詩會,金啊玉的不好。你書房有一方西南進貢的苴卻硯,拿出來作籌怎麼樣?”
“好。”趙日晏大方道,地下元氏族親麵帶喜氣。
一輪兩輪三輪,幾番出題,趙日晏已經倦了。元家的才子們詩文都中上水平,勝在中規中矩,缺乏驚豔的才華,他看著看著就沒意思了。
身邊元翎初也在翻卷子看,認真耐心的神色教趙日晏又起了一念。
“不如你也下去試試,好久沒看你作詩了。”
元翎初笑道:“好。”
他一沾筆墨,簡單寫了首五言絕句,一盞茶的工夫就回座。
“寫了什麼我看看……”趙日晏探頭,要下座去看,被元翎初拉住。“等下再看。”
再過會兒三輪結束,所有人都擱了筆,卷子一一收上來,依然是句句嚴謹,趙日晏指著其中一張道:“這張最上品。”看了落款“元平楷”點點頭,在人群裏尋了下,一會兒就掃到,那張臉果然最像翎初。
再下座去看元翎初寫的句子,不過一首小詩,小情小調通常不會在正堂詩會裏用起,暗自笑起。翎初倒謙虛,刻意給堂兄弟們機會。
“看來看去,還是翎初的詩最合本宮心意。”趙日晏毫不避諱拉起元翎初的手,“果然就你知道本宮的喜好,咱們這麼多年沒白處。”
元翎初沒扭捏拒絕,淡定抽手後翻翻卷子,道:“平楷這詩寫得不錯,對仗工整,風格婉麗,就是年少意氣稍嫩些,不如加試一道。正好我也想看左大儒教出來的弟子,寫副大字吧。”
趙日晏一挑眉:“翎初你放水,不是刻意給他機會贏嘛,不公平。”
元平楷聽了,神色陰鬱,緊緊咬起下唇。
“那要如何?”元翎初合卷問。
“你也下去寫一副。要真不如他寫的好,本宮就把定他為頭籌,送上苴卻硯,這才叫公平。”
在寬大袖子下,少年的拳頭握得死緊了吧,元翎初想。他心氣高,本就看不慣自己,若再壓他一頭,更不服氣。偏偏又是這樣玩笑似的小詩。
元翎初頷首,思忖片刻下去。
側邊看,元平楷用趙孟頫的字體寫了篇《滕王閣序》,他一笑,起手一落草書《澗底寒鬆賦》,寫到興起,隻有一氣支撐,筆墨幹枯依然狂舞,直到最後一扔筆,卻是目光凝滯看向趙日晏。
兩人隔著人群遙望,元翎初咬了牙關,扯出淡淡笑容回座。趙日晏未知他寫什麼,隻覺察這人心情又不好了,擔心看著。
元平楷寫完,看看元翎初全無章法的亂草,含笑著停筆交卷。兩份書法交到趙日晏手中,他僅看了一眼,轉頭望向元翎初,當著眾人的麵期艾詢問:“翎初——”
元翎初沒理他,隻望望工整秀麗的《滕王閣序》道:“平楷堂弟在咱們元家這輩裏出類拔萃,這手字果然好。”
長一輩的笑笑,大多認為元翎初要在兄弟間推介一個出來為其鋪路謀個官職,交頭接耳讚他,沒顧到此時太子的異樣。
“字不錯,可惜本宮就是不喜歡趙孟頫的字。”趙日晏冷聲擲地,嚇了眾人,自動自發跪在地上。
元翎初掃眼看去,元平楷直挺挺站著,滿臉糾結不甘,被他父親扯著要他跪下。覺得心屈吧,真才實學受不到重視。
“日晏你真孩子氣,喜好三天兩頭得變,我小時候描摹趙孟頫,你不是都說好看嘛。”
“不是你寫的,就不好看!”趙日晏猛得一拍椅子站起,大踏步走出,之後停步道:“苴卻硯本宮還送予你們元家,也不說頭籌不頭籌的。翎初,你要的東西本宮統統都給,隻要你真心實意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