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1)

本文由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嚴禁附件中包含其他網站的廣告

青山不複問

作者:柳沙

一、天都

天都的夜晚與別處沒什麼差別,能有家住的人都回家,沒家住的也找個地方躲起來,以免應付上什麼盤查問話。天一禁城裏的殿所裏亮著些燈火,安安靜靜的。外麵則不知哪一府擺著筵席,有一陣沒一陣飄出淡淡的熱絡。

這是北方的夜。天幕高遠地氣幹爽,與江南到底有些不同。江南花開時旖旎風光好,這時節清雨紛紛的,總是細軟。他想起以前那人偶爾說想去江南,但都隻是說起而已,從沒有真的準備過。仿佛因此特別留意了,但也沒有說給人聽的意!

尋到一處小亭,終於瞧見亭子裏坐著個人,斜靠亭柱半向著外,目光凝在半空,不知在想什麼。

潘筠本是天一殿南北軍統帥,開的府規格在三進,亭台樓閣精簡到隻有亭,不過他沒想到孟知年會把這清晨好睡的時光用來發呆。

“你昨天睡過覺麼?看起來呆了很久。”

孟知年坐直起來,略側過臉:“我不如你心裏沒事,隨便往哪一倒就能睡。”

潘筠往石桌邊坐下,攤開手中的布包:“有事好啊,有事才有滋味。你有什麼打算?”

孟知年看他布包裏的饅頭,還冒著熱氣,也沒經路途奔波壓扁,樣子很好看:“很難得的機會,如果巧妙利用,可以達到許多目的。我們往西門出城,和官車分兩路。我已經安排過了,你跟著我就好。”

他一邊在說,潘筠一邊拿自己的手巾包了一個遞過來,孟知年接過,盯著看了一會兒。

“那我能幫你什麼?閑散好幾年了悶得慌,找點事情做也好。”

孟知年略笑:“你力氣大,多給你準備兩把鏟子。”

潘筠也笑,看著他道:“這饅頭長得像誰?”

孟知年瞥了他一眼:“像人頭。”說著撕下一塊慢慢吃起來,臉偏到別處,過片刻又偏回來打量他。溫和端正的眉眼還是記著的樣子,沒瘦也沒胖,好像沒變,但看著的時候又覺得變了。也許太久沒見一個人,忽然相見了都會有這種感覺。

而那暗暗的心思原來到底也未曾斷絕,隻不過見一麵,竟這樣高興。一夜幾乎沒有怎樣睡,要盤算來日的事情,盤算盤算就給偏到別的地方去了。自他漸漸在諸事上老練,已經很少有這樣的心緒。不覺默默的,有些出神了。

二、渭水

舟行順水,風很大。潘筠向天都的方向眺望了一會兒,心裏竟然還有些戀戀。天都的白天應該很熱鬧,不知什麼時候才有機會回來看看。風吹著,潘筠走回艙裏去了。孟知年眼光跟著他走,繞過阻擋著視線的東西,繞了一會兒繞不過,就走到艙裏去。

這船不華麗,不張揚,但布置得相當雅致,不失高貴。桌上的茶具是木做的,磨得十分光滑,握在手裏透著溫暖。雖然不如瓷杯能承茶味,但船上也沒人會計較。

兩人就這樣安靜地喝了一會兒茶,孟知年問道:“你舊年的傷好了沒有?”

潘筠道:“幾年了還不好,你當我是豆腐做的麼?”

孟知年不以為然:“那你怎麼見不得風似的。”

潘筠笑了一聲:“真稀奇,鐵打的人就合該整日給風吹著?”

孟知年好沒意思般地將茶杯握在雙手裏,慢慢地轉。

渭水兩岸有著不少石磨坊,專產上好的胭脂,專史送到天都,最好的送進禁城裏,次一等的散在達官顯貴家。

轉著轉著,不免想起那女子,盛華的容顏肖似珠璃的樣子。看著一個能想起另一個,隻是瓊玉嫁給潘筠後,姊妹便少了來往。

孟知年想說什麼,又沒說。潘筠好像感到了什麼,又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