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下載於,如需更多好書,請訪問:
待月歸
一
黃河之水天上來,對詩人來說是一種仰慕。對曆史,卻是年代久遠的沉積。沉積在曆史長河之上的是千年古都——汴梁,厚重的曆史用最豐饒的土壤哺育著最世俗的紅塵。
端陽節,遙遠的曆史中記載的多是浮靡塵世中獨自清醒的屈原。但對於尋常百姓來說,端陽節就是一個熱鬧的慶典:熙來攘往的人流,市井氣十足的各種吆喝,瓦肆之中沉醉於春風中的各種歡顏。不僅僅是普通百姓,就連帝王之家也無法免俗,宮廷王府各自一番熱鬧景象,渾然不記得屈原大夫憤而沉江的千古奇冤。
曾經對於白玉堂來說,端午節不過是一年中又一個全家團圓的理由,也許隻有到了像幾位結義兄長們的年紀,才會產生這種對於節日瘋狂迷戀的情懷。如今的白五爺正是一個無牽無掛的年紀,所以即使是端午節這僅次於新年的大節,也不足以將他圈在家中,甚至於他想到——逃離。
五月的夜晚,卸下了白日裏的喧囂,溫潤的晚風夾著入夜時夏雨的婉約,癡纏在有情的天地之間,讓人沉醉地想到了哭泣。一個清傲的身形,卻嫌這風還不夠醇,偏要在已經醉了之時,再添一碗瓊漿,讓自己徹底的融進這深深的濃夜。
也許白玉堂並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但偏偏今夜,他醉得沉迷,醉得沉淪,醉得剪不斷、理還亂。醉時,最怕一個人的孤獨,可是偏偏今夜,是自己選擇了遠離,遠離了家,遠離了世俗,隻為,一個,模糊的承諾:“如此美酒,若不在佳節與知己分享,豈不有負釀酒之人一片為世人解憂的良苦用心?”
就把它當做了一句承諾吧,什麼時候五爺我竟這般患得患失了?月近中天,這個端午節眼看就要過去,若是那隻貓兒再不自動出現,休怪五爺攪擾眾生了!
於是,決定從最近的一處人家鬧起。從屋頂上往下張望,就看見包大人正麵無表情的往夫人碗裏夾菜,難得夫人還笑靨如花,渾不似麵對著一座肉塑的羅漢;再到得第二戶人家,公孫先生正握著一隻小手,歪歪扭扭的畫著龍舟;王朝家似乎來了什麼表親;剩下三個光棍一起喝酒吃肉,吆五喝六很沒有品味。
再往前去,肯定沒有什麼人家了,那間屋子的主人現在正在……
等等,有人,那隻貓兒的窗戶上映著如豆的燈光。而且,廂房裏隱隱約約還晃動著流水的聲音。難道?
若是有誰在自己家中沐浴已罷,出來時卻發現有人怒氣衝衝的站在自己麵前,還能鎮定自若的嗎?昏黃的燈影裏,一抹亮麗的白映得新月都失去了它的風采,眩目的讓展昭不禁打了一個哆嗦。強自鎮定下來,才發現三五不時躍窗而入的某隻老鼠正以一種誇張的表情風化著。弄得自己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不要怪白玉堂的表現太過誇張,展昭實在不知道自己現在的樣子有多——令人驚歎:水氣氤氳蒸蔚出的紅霞飄在麵頰上,鬆散的裏衣隨意罩在身上,未及束起的長發馴化的下垂著,還藏著頑皮的水珠,一滴滴靈動的滑落……
就這樣看著,直到展昭莫名而又尷尬的咳了一聲,白玉堂才從自己的感歎中回過神來,怒氣卻又隨之而起。是誰害的五爺在開封府的屋頂上曬了半宿的月亮?
陰沉著臉,白玉堂隨著那隻會翻白眼的貓來到寢室,眼看著他將一件如晴朗夜空般的深藍色的袍子穿在身上,又將一條映著月光得帶子束在腰間後,便一把拉住展昭的手,翻身躍上了屋頂,懷裏還抱著一壇特為今夜留下的瓊漿。
坐在下雨衝刷過後清爽的屋頂,展昭的嘴角始終含著笑,習慣性的結果白玉堂遞過來的酒杯,望了一眼那刻意帶著怒氣的雙眸,一仰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