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嚴禁附件中包含其他網站的廣告
誰人解其意 BY: 紫微七殺
千年的輪回,找尋究竟為了什麼?
為了再殺我一次麼?
你好狠的心。
然而,這隻是天帝和姥的故事。不曾記得那耳邊呢喃的“是眉”,相忘於江湖。
這千年的輪回,帶出了兩個不經意的生命。
汜卿,叫我汜卿。
我的名字,是眉生。
可是,你注定了要被毀滅,而我注定了要消融。
這是我們命裏帶來的無奈。
誰還曾記得,風雨林滴雨不落?
震風說,我一直記得。
引子
清晨的的雨砸打著竹林。風雨蕭瑟天亦晦。
——汜卿。
一個男子在林中發瘋地穿梭,憔悴的身軀不斷撞上那些碗口粗細的竹子,竹葉顫唞著落下水珠來。
——汜卿。
那個男人仰天長嘯一聲,嘶啞的嗓聲反把這兩個字模糊在喉頭,怎樣也到不了那片枝葉層層相覆的林梢,透不過雨霧茵林。
——汜卿。
他喃喃著跌坐在泥水裏,竹青的衫子滑落下來,掛到了水窪裏,露出他蒼白削瘦的肩頭——他隻披了一件外衣便衝進了雨中。清晨宿雨,睜眼聽到的便是風簷下琅鐺作響的銅鈴,痛苦地嗚咽。起風了,那,就是下雨了。
風雨林,風總是不會獨往的。
實在是,來不及。等不及。待不及。
竹葉青,太過於濃烈了。
一
帝重三十九輪三千一百年。
人間道上有一驛亭,叫舉賢亭。凡是有才幹之人可在此攔下天帝的鑾駕,上書陳言,若得天帝賞識,便可列眾臣之班,享無盡榮光。
這還是天姥在時的提議,天姥對此興致頗高,亭子落成時,還與天帝親臨,題下了“舉賢亭”三字。
可三十九輪前人間的那場浩劫,天姥以身救之,化為天地萬物。此後,天帝心念其痛,便再也沒有去過這舉賢亭。
三十九輪,四千年一輪,已過了十數萬年。如今,這亭子,荒涼得很。
人都說眉生是奇跡。
十數萬年都不曾遇得見的事竟讓他撞見了。他在舉賢亭攔下了天帝的鑾駕。
隨後拜十二殿之末孤竹君。
三宮十二殿素來是天帝直屬,掌萬物運行。而三宮更是多多少少與天帝有些淵源的。
所以當得知一個新晉的天人居然補任了一直空缺的十二殿之末,朝中諸卿大駭。早年空缺之時,孤竹君所司的植物長養是由三宮之首尾蟬宮主兼任的,如今卻如此草草地任了一介凡人。
可是無人敢勸誡啊。
天姥的逝去讓天帝的脾氣變得暴躁,一個眼神下來,朝臣們莫不汗透朝服,又有誰敢去進言呢?
而這也是令人好奇的一件事,且不論他是如何三生有幸能在舉賢亭遇見天帝,光是憑他眉生區區一介平民居然能得到暴躁的天帝賞識就讓人吊足了味口。
據內官傳言,眉生當日跪在輦下,毫無懼色,目光怔怔對上天帝的,居然呆了半晌。天帝也不惱不怒,隻是讓他盯著,良久才問:“朕的臉有那麼好看麼?說說吧,你有何能耐敢來攔朕的駕。”
眉生隻是道,“草民聞之,天地相接,萬物相通……”話還未及說完,便被天帝暴喝一聲“大膽!”生生打斷。
在內官都擔憂這年青人的性命之時,卻見天帝麵露倦色,神情已緩,揮手讓其退下。
幾日後,便招了眉生,拜孤竹君。
於是,孤竹君隻三千一百年的修為,成了十二殿之末。三千一百年,恰是天帝第三十八次輪回歸來至今。
而不過百十年的時間,世人就差不多該忘了孤竹君的出身,忘了他除了是孤竹君外還是眉生。在天界,最耗得起的,應當是時間。
也許一切都可以被時間磨平。
二
要說這天宮裏最不守禮法的,當是孤竹。
要說這天宮裏最膽大的,還是孤竹。
也虧得天帝寵他。
領朝服之時,孤竹私底下向內官嘀咕了聲說這袍子呆板。結果第二日上朝,孤竹的朝服就引起了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