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排排隊(1 / 1)

他是怎麼想的呢?我想我是理解的,但我並不明白。你知道,他做出來的東西和舉動,真的讓人匪夷所思。

開學兩個月了,我們認識兩個月,在新環境、新班級,我們一起生活了兩個月,常規訓練也進行了兩個月,但是每一次的常規,在我看來就是每天工作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部分和環節。即使常規在幼兒園是那麼的重要和占太多太多的時間,但是對於一個成人來說,那真的太過簡單,太過平常,就如如廁般的自然和隨其自然,卻不曾想有一天,如廁的情景會被孩子用玩具拚出來。

今天和往常一樣平常,孩子們進行著每天都會玩的區域活動,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在巡視著看看孩子們玩區域的情況。剛在美工區和兩個孩子討論了一下他們的畫,轉身走到了閱讀區,他們在看書,我就不作打擾,來到益智區,孩子們還是在高興的玩著他們喜歡的益智玩具。

“老師,你看我拚的是什麼?”嘴角上還在忍不住笑意的翰翰叫我,那樣子,他應該是拚了一個了不起的東西。

我走到他旁邊,看了一下他手指的地方,那是塔牌拚接成的兩排玩具,我看不懂他的結果。“你拚的這個是什麼?我看不出來。”因為我看到的,就是兩排塔牌緊緊的站在一起,並沒有什麼技術上的難度值得他炫耀。

“這個是我們在上廁所啊!”

“上廁所?”我心裏想,“這怎麼就是我們上廁所呢?也看不出來啊?”

“這少的一排是小女生,多的一排是小男生。”這時我才看到了他拚接的兩排的“人數”是不一樣的。是的,我們班的小男生要比小女生多十多個,所以每一次排隊,一眼就能看出差別。可是,即使是一眼就能明顯看到的東西,但是這麼平常又不起眼的事,他還是其中一員,他怎麼就能這麼仔細的觀察到,並能用玩具把這個情形形象具體的表現出來呢?這個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讓我驚訝了。即使平時我知道他優秀,但是我並沒有想過他會這麼出眾,我又對他有了新領域的認識。

“旁邊這個是你。”

對於他剛才的介紹,我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呢?他就接著介紹了旁邊一個站著的玩具,是我。我根本以為那隻是一個隨便到我沒看到的一塊玩具而已,可那竟然代表著我的身份,代表著我平時在他們如廁時的樣子和陪伴在他們身邊、給他們提醒如廁一切事項的我,簡直太不可思議。

作為老師的我,在聽了孩子對作品的介紹以後,不可能什麼都不說,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回應和支持。既然是平時的如廁,那就是我製定出來的規則,我比他更熟悉,這個教室的環境,憑我的身高和對社會經驗的認知,我看到的要比他多得多。

“既然是我們平時上廁所,那我們的床在哪裏,應該擺放在哪個位置?”因為床的擺放,就是我的站位位置,而此時即使他想到了平時的情景,但是對於進門和床的位置如果沒有擺放好,那我的位置就是不確定的。

“床在這邊。”翰翰把床的位置固定了,接著把我的位置從另一邊放到了床的旁邊,固定了,因為平時我會站在靠床的位置。

為什麼我會選擇站在這個位置?不是隨便站,也不是因為可以靠床,而是因為站在這裏,可以不擋孩子如廁的路,可以充分的阻止孩子爬床玩耍,可以在這個位置看到教室的其他孩子,還可以同時看到在廁所和洗手池的孩子。教師在幼兒園的每一個站位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慮的不是教師站那裏好站,而是教師站在這裏,能不能保證最多的幼兒,甚至是全部的幼兒都在你的視線內活動,並且在看到一些情況是可以隨時提醒幼兒,讓幼兒避免一些危險。隻是,這些經驗性的常識,知道的人卻很少。

“是的,我平時就是站在這個位置的。門在哪裏?你們平時是從哪裏進去的?”這個問題的提出,我隻是想讓他把這個情景中的更多東西表現出來,也是在想讓他把如廁這個片麵的環境擺放完整。我知道這對於他來說,肯定輕鬆的能擺出來。。

是的,如我所願,他馬上就撿起桌上的幾塊玩具,擺出了廁所門,還重複著我平時一直在說的話:“男生女生都先進去四個,然後就出來一個,再進去一個。”

這是什麼孩子?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記憶力,傾聽力,想象力,觀察力,操作能力是該年齡段能有的嗎?不過以我對本班孩子的要求,這才應該是他們該有的能力,能記住教師說的話,能表達自己的想法,能知道我們的一日生活的場景並且願意遵守,能利用已有經驗表現所見到的,聽到的,看到的,能在交流中表現自己,表達自己,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