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封刀。……城中所存無幾,躲在寺觀塔上隱僻處及僧印白等,共計大小五十三人。是役也,守城八十一日,城內死者五萬七千餘人,城外死者三萬五千餘人。此役過後,川中再無一旗人也。”
威武二年九月六日,關寧軍至湘,清軍拚死抵抗,破長沙後,城內尚有旗人萬餘,關寧兵入城後見者即逼索金銀,索金訖,即揮刀下斬,女人或擁之行淫,訖,即擄之入舟。“遇男女,則牽頸而發其地中之藏,少或支吾,即剖腹刳腸。”
威武元年,關寧軍實施南京屠滿後,至無錫時,“舟中俱有旗人婦女,自揚州掠來者,裝飾俱羅綺珠翠,粉白黛綠。”
威武元年十二月,關寧兵到達溫州府境內,清知縣李德光的妻子費氏被掠去,“計無可托,因紿之曰:‘我有金帛藏眢井中,幸取從之。’兵喜,與俱至井旁,氏探身窺井,即倒股而下。兵恨無金又兼失婦,遂連下巨石擊之而去。”
關寧軍萬戶歸濟縱兵搶奪旗人婦女達一千多人,“淫欲無厭”。製作長押床,裸姬妾數十人於床,“次第就押床淫之。複植木樁於地,銳其表,將眾姬一一簽木樁上,刀剜其陰,以線貫之為玩弄,拋其屍於江上。”
關寧軍圍困合肥城時,在城外,“選旗人美婦室女數十人,悉去衣裙,淫蠱毒虐。”合肥淪陷後,關寧軍搶掠“旗人大室閨彥有美色者生虜,白晝於街坊當眾奸淫;有不從者,用長釘釘其兩手於板,仍逼淫之。”“婦女不勝其嬲,斃者七人。”
關寧軍在合肥的虎尚寺“掠婦女淫汙地上,僧惡其穢,密於後屋放火。”
威武元年,南京失陷時,兩江總督女被關寧兵所掠,“縛其手,介刃於兩指之間,曰:從我則完,不從則裂。女曰:義不以身辱,速盡為惠。兵稍創其指,血流竟手。曰:從乎?曰:不從。卒怒,裂其手而下,且剜其胸,寸磔死。”
昆山知縣陸光拒死不降,領綠營及鄉兵抗拒關寧,城破遇害,其妻陸陳氏抱著三歲的兒子,欲跳井,被一關寧兵所執。“氏徒跣被發,解佩刀自破其麵,……氏罵不絕口,至維亭揮刀剖腹而死。”
結束語
寫《惡奴》這本書,我的出發點隻是想一個穿越回去的現代人如何用殘忍的手段去消滅給中國帶來無限黑暗的滿洲人,所以這個故事注定是暴虐的,注定是極不人道的,注定一切仁義道德的理念在主人公身上不會體現。
在民族危亡的關頭,我不認為主人公所做的一切有什麼不對。大是大非要遠勝於人性閃光點。
故事的結局真的很重要嗎?我想答案也許是否定的,至少在這本書中,我想大多數讀者也許對於那個虛構出的結局並不是十分看重吧。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那麼憎恨滿洲人,但是我卻知道很多人知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卻不知道不隻一個揚州,也不隻一個嘉定。甚至不知道滿清其實把這些都隱瞞的很好,有史可尋的明確記載,滿清屠殺的漢人總數當在一千萬以上,甚至有一些史學家認為這個數字應該是三千萬!也有的說更多,因為有數省之地已經沒有人煙,當然,因為沒有確切的資料支撐,我無法確認到底有多少漢人被殺死。(看到了嗎?我們後人竟然不知道祖先死了多少,悲哀嗎?是誰在掩蓋事實的真相呢?)
即使是三千萬而不是五千萬,八千萬,一億,這又有多少區別呢?
這些數字的背後代表的又是什麼呢?
是一條又一條的人命,是一具又一具的屍體,是母親的哭泣,是嬰兒的啼哭,是男人的絕望,是民族的哀歌!
三千萬!那是我們的祖先,我們的同胞,我們永遠也抹不去的恥辱!
民族融合的代價如何是要我們漢人的屍骨去堆積,那麼這個民族融合又算他娘的怎麼回事呢?如果是這樣,那不如讓我們漢族去融合他們!該死的絕不是我們!滿清,也同樣不是中國!
很多人知道《四庫全書》卻不知道有明確記錄的,被滿清銷毀掉的書籍就和《四庫全書》收錄的一樣多。可惜,這些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財富,我們卻再也不能知道那些書裏寫的是什麼了。
很多人知道康熙懂得科學,卻不知道康熙嚴禁科學的傳播。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在明朝末年,從皇帝到官員都對科技有著很深厚的興趣,並由官方組織人員學習西學,在那個時代,我們漢人包容著一切,並願意與世界文明溝通。取人所長,補己所短,這就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