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氣?”

趙鳳玉垂著眸,沉默了半晌:“阿媽,他在哪裏?”

日光暖暖,炊煙嫋嫋。

張家阿媽臉上笑容僵了一僵:“就埋在你過來的路上。”

墳頭尚新,趙鳳玉看了一陣,伸手點著“夏、清、源”三個字,念了一遍。

手指又移回最上麵,點著“夏清源”三個字,再念一遍。

想了一會,再從頭讀了一遍。

終於懂了。

第 69 章

尾聲

天朝史傳載,景帝趙鳳玉日日批奏折到天明,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乃是大宋史上,最勤勉的一任帝王。

天朝史傳沒有記載的是,這位帝王曾有好幾日抱膝窩在太和殿的陰暗角落裏,哭了笑,笑了哭,絮絮叨叨地,仿佛在和人說話。

嚴素素去看他,不理。

太師去看他,不理。

孫若盼與他說:夏清源算盡天下,必不會輕易就死,更何況“斷情蘿”解藥已養成。恐怕有詐。

帝王抬了抬眼,仍舊無話。

文武百官一個個勸下來,卻仿佛聽不到誰的聲音。

最後武相季慕之抱著趙鳳歸留下的咿呀學語的帝子,去看這位帝王。帝王被那幼兒“牙牙”的聲音驚到,抬起頭來。

季慕之趁機與他說,上位者無情,這太和殿上,就有先祖德帝,雖一世癡戀,到底下旨殺了媚亂朝綱的秦侍郎,隻餘一席青衣隨葬。

帝王攥著他的袖子,若孩童一般哭泣著,問道:“那我死的時候,該用什麼東西陪葬?”

季慕之無言以對。他抱著幼子出了太和殿。

陽光明媚,他想起開永十二年的時候,他追著一個張狂驕傲的少年出到殿外,他問那少年:

“你為何不要天下?”

少年低著頭,微微地笑著。杏眸中的光彩,比任何東西都來得耀眼。少年說:

“清源心中,隻有私情,沒有天下。”

懷裏的帝子掙紮著想脫開他的手,季慕之把幼子放下地。幼子扭動著小小的身體,要往那大殿上走。

季慕之從後麵抱住他,指著長長台階上那冰冷輝煌的龍座,對他道:“這龍座之上,曾斷送了你趙家三代帝王的一世癡戀,區區隻願你,得一人心,從此不離。”

乾興五年,大遼內亂結束,蕭悅終取蕭承而代之,成為大遼之主。繼位半年,蕭悅向大宋求親,願娶武相季慕之為後,季相欣然允之。

乾興七年,後位虛懸,景帝無所出。文武百官聯名上奏,望景帝擴充後宮,冊封皇後。

景帝不允。

百官再請。

景帝策馬出宮,坐在那個不知名的邊陲村落,坐在那座墓碑麵前。他拔了拔墳頭新長出的草,擦了擦碑上的土,對著那墳坐了一天一夜。

帝王喃喃地念著:清源,你在不在裏麵?

究竟在不在裏麵?

東君初生,金色的陽光灑滿墳頭,趙鳳玉忽然仿佛瘋了一樣,用十指去挖那墳頭。

隆起的土堆一點點降低,指縫鮮血淋漓,仿佛觸到一片衣角,又或許沒有,帝王卻忽然停了動作,哭嚎起來。

景帝回宮之後,立趙鳳歸的遺孤為太子,後位仍舊虛懸。

史平寫到此處,停了一停筆。

外麵腳步聲“噔噔噔”直響,一個青年踢開大門,張開雙手,撲進史平懷裏。

“我贏了!”

“是麼……”史平摸著孫兒的頭,笑得滿頭白發搖了一搖。

“是啊!那是昆山論劍啊!”青年兩眼放光,“如今我也是大俠了!”他又道,“主辦論劍大會的薛老夫人看上去一點也不老,她看了我比試,還特意把我叫到跟前,問我師從何處。我說我沒有師傅,劍是爹爹給的,劍譜是家裏的,我爹爹也是大俠。薛老太太聽了爹爹的名字,又問了你的名字,半天不說話,隻盯著我看,我覺得她像是哭了……”

青年好奇道:“祖父,你認識她麼?”

史平點了點頭:“大約……是那個人吧……那時候,我們都住在一個大宅子裏,看著個老是受傷又不聽話的人,不讓他亂動,不讓他出門,他那時候老是彎著眉毛,笑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