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開禧北伐(1 / 2)

269、開禧北伐

在裘千仞狼狽逃跑後,隨他一起去生還回來的人,都難以忘記桃花島的一劫。他們越傳越誇張,桃花島被傳得就像是惡魔島一樣,連附近的漁民都不敢再靠近了。而島主黃藥師,更是被傳成妖魔鬼怪,都說他是邪靈附身,東邪這個外號也越來越變得貶義了。接下來的日子裏,就是明知道《九陰真經》就放在桃花島,都根本沒有人敢去搶奪了。

而黃藥師根本不會理會這世人的看法,他一直在桃花島那裏,足不出門。因為衡兒的離開,又不跟別人接觸,整天陪著那個香消但仍存花容的衡兒,脾氣越來越變得古怪了。這段時間裏還是洪幫主曾來拜訪過他,本來想勸他重新振作,可是他卻是那樣偏執,讓洪幫主也是無奈地離開了。

這時候的丐幫,由於洪幫主的改革和仁治,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中原第一大幫派了,江湖上也有了傳言:“寧得罪小人,莫得罪乞丐。”洪幫主更是忙得不可交加,因為丐幫人數多,範圍廣,本來魯拐子還是他的得力助手的,幫了他很大的忙,但是很不幸,病魔奪走了魯拐子的性命,他不得不親力親為,勞碌奔波了。

王重陽仙遊後,人不在了,他的思想卻是留下了。全真教也得到了空前的壯大,因此道家思想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傳真七子雖然武功方麵未得王重陽真傳,但思想方麵卻是深受影響,他們七人既能深悟全真思想的真諦,又各自向著不同的方向發展,不單對傳真教,就是整個道教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而段智興,一個傳奇色彩的人,無論武功、權力和地位,他都處於巔峰,但經曆那一次之後,竟然出家成了僧。或者就是他這樣經曆過大起大落的人,才能這樣大徹大悟。他出家之後,四大將軍也隨他歸隱,淡薄名利。他不單大慈大悲,還有了犧牲精神,學會了寬恕。

隻是歐陽鋒,他不單繼承了歐陽傲的白陀山,還繼承了他的暴力思想。他繼續向著他的目標——毒和蛤蟆功而努力,他以為隻要有一天他能練成這兩樣東西,就是天下第一了。他醉心於天下第一,或者終有一天他能得到,隻是……

時間並沒有因為任何人而停止過。開禧二年,韓侂胄被封為平章軍國事,宋國北伐開始了。這不單是他一個人的心願,南宋上至君臣,下至百姓,都不滿於這種屈辱地位,特別是陸遊和辛棄疾等詩人。他們時刻不忘收複河山,北定中原,有了韓侂胄發動的北伐,就四處可見人民的歡呼喝彩。可是一打就是兩年,這兩年前,由於戰爭,兩國人力物力損耗極大,對內就更加力不從心了。於是各種犯罪事件不斷增加,甚至官俯和一些門派勾結,幹盡傷天害理之事。但戰事連連,俠士豪傑以至愛國詩人都隻關心戰爭,無人問津百姓的死活了,此刻水深火熱,開始有人懷念昔日破童陸太乙了。

然而就像是北鬥仙翁所說,天下還是漸趨平衡的。那些作奸犯科者隻猖獗了數月的時間,就傳聞出現了一個戴著麵具,吹著玉簫的人,像陸太乙一樣專門警惡懲奸。當然很多壞人都以為那隻是個傳說,還繼續犯事,沒有收斂。

翰魅派是近期興起的一幫派,本來他們也隻是些做點生意的小幫派,但隨著不斷壯大,他們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做的壞事越來越多。這天當他們的掌門和主要頭目正在商量著一些大事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名不速之客,是黃藥師!雖然此時他仍未能從悲傷中走過來,但現在像陸太乙一樣,雲遊四海,查查壞事,殺殺壞人,日子過得倒是充實。

本來他是無心這一切的,或者也是機緣巧合吧,這可能是命運的一種安排。在衡兒離去之後,黃藥師還是接受了事實,不單為衡兒全身塗上藥水,更是要建一個墓穴暫時安葬著衡兒。可是也在那個時候,本來那兩個被他廢了武功的人,卻因為受不住苦,雙雙自殺身亡了。黃藥師一下子又找不到人幫忙,於是他又到了慶元府,準備再請幾個工人,也買些材料。

到了慶元府,在黃藥師找工人的時候,卻聽說到當時的戰爭等形勢,還有沿海那裏出現了兩個大盜,武功高強又無惡不作。黃藥師這時候又想到了當時他和衡兒一直要避開萬毒門,但還是始終遇上了,他明白了,或者老國師早就批中了他的命,陸太乙也早看中了他的歸宿,他不能再逃避了,這警惡懲奸就是他的天職。他知道如果衡兒還在的話,也一定會叫他除去這兩個惡棍的。於是他花了點時間,把那兩個強盜都“請”回桃花島幫忙了,也自始之後,他開始雲遊四海,專門清理這些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