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屍還魂(1 / 2)

胃部傳來的陣陣疼痛,將莫離從睡夢中喚醒。渾噩的大腦、混亂的記憶,讓他完全搞不清楚狀況,隻能看著眼前雪白的牆壁和床邊坐著的陌生男人發呆。

一直拿著黑莓手機五指翻飛的男人,終於注意到了莫離的視線。他放下手機,一張嘴就是讓人倍感不適的刻薄。

“醒了?演這麼一場大戲,真是辛苦你了。下次記得晚點給我打電話,免得我來得太及時影響你的演出效果。不過即便有下一場,你也不要奢望李總會出現在這裏。如果你安分守己一點,還能提點不過分的要求作分手費,至於複合這種事就不要妄想了。”

“聽明白了的話,就說吧,你想要什麼?”

被當頭扔了一臉刻薄話,莫離整個人都懵了。他覺得對方說的每一個字都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卻完全聽不懂。混亂的大腦唯一順利接收、理解了的是最後一句話:你想要什麼。

莫離很想抓著陌生男人問出個前因後果來,卻在對方一身精英氣場的籠罩下慫了。加上總覺得身體哪哪都不對、哪哪都不舒服的客觀因素,莫離舔了舔嘴唇,氣若遊絲道:

“那、那個啥……我腦子有點亂…能明天再說嗎?”

陌生精英男點點頭,站了起來:“我明天上午九點過來,希望到時候你已經想清楚了。對了,”他從口袋裏拿出了一個小藥瓶,放在了床頭櫃上,“下次就不要吃這個了,你對它過敏。”

莫離瞪著藥瓶上“舒樂安定”幾個大字,大腦一片空白。

陌生的男人、難以理解的話語、從來沒有見過的藥物,莫離隻覺得越來越糊塗。他絞盡腦汁地開始回憶,想要搞清楚自己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

莫離清楚地記得,自己是一個演員。

當然,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和職業定位。實際上,在北京群演圈裏,莫離更廣為人知的職業是:群特。而且莫離還是一名特別有名的群特,基本上北京的群頭們,沒誰不認識他的。

有名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因為莫離戲好。好到什麼程度呢?合作過的導演,就沒有不誇的;另一個是因為莫離長得不行。有多不行呢?按微博評分標準,勉勉強強三分。因此,盡管合作過的導演各個都誇莫離台詞功力強、演技出眾,卻沒人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出演重要角色。

莫離在北京飄了二十年,最好的成績,也不過是在一部鄉土劇裏演了一個小角色,三、四集不到就下線了。

正當莫離以為自己的夢想就要這樣沉寂下去時,一個天大的機會“哐當”一下,砸在了他的頭上。

國寶級導演鄭秋同邀請他出演電影《歸家》的男配角,外出務工多年的父親,農民工周光。

莫離得到這個角色是如何的欣喜若狂,苦學方言是怎樣的辛苦,拍攝的過程又是何種的艱辛,這些都按下不表。

今年的4月13日,莫離接到了鄭導的電話,《歸家》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而按照坎城電影節的獎項設置,他和電影的男主角,都因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而獲得了角逐最佳男演員獎的機會。

那之後的一個月裏,莫離的電話差點被人打爆,郵箱裏也塞滿了他曾夢寐以求的劇本,看得他眼花繚亂。直到5月15日登上去f國的飛機的前一天,他才精挑細選了一個劇本,和導演見麵並簽訂了合同。

5月28日,年僅十七歲的易鳴,因出演《歸家》的男主角周文彬,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華國電影史上最年輕的坎城影帝。

要說不失望,是假的。

但在回程的路上,莫離卻漸漸升起一股無法言說的興奮。正是因為和如此優秀的導演、劇組以及演員合作,他才能在銀幕上創造如此動人的故事。再想想自己去f國前接的那部電影,莫離覺得,自己的夢想已經唾手可得——

和更多優秀的電影人合作,出演各種各樣的角色,體味各種不同的人生。

可就在莫離經曆了人生的起落落落落落,即將再“起”的這一刻,老天爺一個巴掌把他拍回了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