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都領著辛棄疾一行人來到一個陰暗的角落,然後向辛讚抱拳行禮道:“多謝前輩出手相救,大恩大德,晚輩無以為報。請問前輩尊姓,好讓在下日後報答。”
辛讚擺擺手,表示不必客氣:“治病救人本乃我輩中人的職責,說什麼報答呢?我姓辛,這三個都是我的孫子。”
“耶律兄,你是西遼人,來這裏所為何事呢?”辛文問道。
辛棄疾現在一邊,仔細打量這個滿臉虯髯的漢子,隻見他麵目粗豪,氣度威猛,談吐不俗,雖然身負重傷,但是神色自若,言談舉止之間不經意地露出一股無法掩飾的尊貴氣象。
“我們雖然遠在西遼,但沒有一刻不想回到自己的家鄉的。”耶律洪都神色莊嚴,眼光遠望天際,似乎在回憶往事。
“我們大遼國世世代代生活在大草原上,雖然被金人所滅,我祖父耶律大石遠走西域,開創西遼國,延續大遼基業,我們雖然偏安西域,但其實是一直謀劃著複國大業的。實不相瞞,家父正是當今西遼皇帝,此番派遣我來金人兵力薄弱的地方一來是讓我曆練,而來是尋畔滋事,擾亂金人後方,再者便是聯絡反金勢力,共圖大事。幾位身手不凡,肯定不是等之輩,聽各位語氣,似乎對金人也是痛恨之極,不知道我們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呢?”
辛棄疾聽了他這番話,沉吟不語,心想,想當年遼國強盛之時,也是三番四次侵略大宋國境,跟金人有何分別?亦複苦生民而已。何必助他複國呢?不過轉念一想,如今金人勢大,若是能夠使遼金互相消耗力量,那麼對大宋有好沒壞的呀!
想到此處,辛棄疾淡淡道:“耶律兄嚴重了,我們一家人隻是普通百姓,識得些少粗淺功夫,哪敢妄自談論國家大事?”
耶律洪都連忙道:“老弟不必過謙,目前金人屢屢侵犯大宋,百姓民不聊生,老弟一身高強武功,難度忍心置身事外,置黎民百姓於不顧?”
這句話倒是說到辛棄疾的心裏去了,如今金國境內的百姓正水深火熱之中,正是因為忍無可忍了這才爆發起義,百姓所受之苦他心裏當然清楚不過,猶豫片刻後他終於咬咬牙,說道:“好吧!為了驅逐胡虜,還我河山,我願意做任何事!”
這句話表麵上似乎是說為了驅逐金人而奮不顧身,但暗地裏也表明隻要有外族入侵自己一定會挺身而出,包括他們契丹人!不論任何人任何異族,隻要敢入侵中原大地,塗炭生靈,他決不輕饒!
耶律洪都心中一凜,說道:“我代表大遼向你們保證,隻要大宋願意,我們大遼願與大宋永結同盟,互不侵犯,和平共處。隻是不知道辛老弟是否能夠代表大宋朝廷與我們結盟。”
辛棄疾心中頗為不悅,冷冷道:“我代表的不是宋室朝廷,也不是宋朝皇帝,而是普天之下受苦受難的大宋子民!”辛棄疾牽掛的是黎民百姓,心中所想的是國計民生,在他眼內,隻有眾生平等,一想到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就熱血沸騰,他就奮不顧身,他就義無反顧,他就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