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鄭和給榴蓮取名隻是傳說,大半不是事實,榴蓮這名字其實來自它的馬來語名稱(durian),華僑將其譯為“榴蓮”,的意思為“帶刺的東西”,別名老虎果、麝香貓果。作者本人隻敢吃榴蓮酥。至於新鮮果肉,隻覺得像味甜的臭豆腐。
遺忘見麵初
重穿第二日醒來時已是天色大光,身邊沒有時計,也不曉得什麼時辰,隻能大概估計不早了。
想想拜師第一天就睡懶覺,稍稍有些不好意思;
再看十八和師傅都沒來叫他起床,又挺高興的。一覺睡到自然醒,還有啥追求的。
(十八:我叫過了,你沒醒而已!)
穿戴洗漱完畢,重穿推門去了前廳,沒見到師傅,隻有十八一個在打掃院子。
“早啊!十八!”樂顛顛地打個招呼。很奇怪,雖然見他們才兩天,感覺卻好似很長久的親人。
十八抖一下,送了他今天第一個白眼。“早!早你個頭!都快晌午了。”
重穿拍拍他肩膀。“嗬嗬,不要跟病人計較啊,十八。”
十八橫他一眼,到底休息的不錯,看看這個神清氣爽的樣子,還病人呢。
重穿也不在意,嘻嘻笑著,摸摸肚子:“我餓了。廚房在哪裏?”
十八把掃把往地上一戳。“就知道吃!”
重穿瞪大眼:“十八莫非在修仙,不吃人間煙火的啊。快告訴我廚房在哪裏,我做午飯給你們吃。”張望一下,“對了,師傅呢?”
十八沒好氣:“胡師傅等你不起,早出門訪友去了。”
“哦?訪友?”重穿一聽,來了興致。“這裏還住著別人嗎?”師傅的朋友,應該也挺有意思的吧。
十八衝大海方向努嘴。“在隔壁島呢,估計夜晌才回來。”斜眼看他,“你真會做飯?”
重穿挺胸。“那是!一會就讓你嚐嚐我最拿手的。”
我最拿手的是蛋炒飯。這個就不說了。說起來掉價,但是真的吃過,就知道好的。
十八總算給重穿指了廚房的方向。
是在東邊的一間矮房。看一下,雖然簡單,但該有的廚灶炊具都不缺,而且很是幹淨。灶邊堆的有柴。
嗯,十八是個勤勞的好同誌。
看看櫥櫃,很好,除了碗,到底還有幾隻雞蛋。架子上掛了一條鹹魚。
米缸裏倒是有米,隻是沒有蔬菜。
出屋看看,後麵原來還有個小雞舍,隻是雞都不見,估計放風去了。
走地雞啊,正宗走地雞。什麼時候殺一隻來吃。
看看那柴也不多,想著索性就去一趟林子那邊。采些野菜蘑菇啥的,順便再撿點柴禾。
回到院裏,跟十八打聲招呼,挎了個籃子就要走。
十八看看他,倒是不再氣哼哼了。半天說一句。“靠陶陶居這邊的林子邊上有一小畦菜地,直接在那裏摘就行了。另外,撿柴也在林子邊上,別太往裏。”
重穿應了,朝林子方向走去。
出的屋子,這路上景致讓他想起自己玩過的一款遊戲。
這場景活脫脫是熱砂港,可惜沒有地精奸商。
至於這林子,又像貧瘠之地的那幾塊綠洲。隻不知道裏麵有沒有半馬人。當初沒有插件,在那裏殺一個叫血印的怪,足足找了兩天,所以名字記得很清楚。還有那永遠找不到路的哀嚎洞穴。每次韓東的大號帶著他和菲菲,三個路癡不停從懸崖掉下。
憶往昔崢嶸歲月~
這林子看著不遠,走起來可夠費勁的。重穿尋思著,明天得管十八要一雙他那樣的草鞋,編得特別細密,看他在沙裏走起來異常輕便,可比自己的皂馬靴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