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茅山派(2 / 2)

嶗山一派弟子善長驅鬼捉妖,下詛解咒,傳統醫術,地脈風水。因為沒有繁冗門規,門下弟子行事都介於正邪之間,號稱隻尊天命,不近人情。

那次慘烈的七日之爭將“術派”夷為平地,再也沒有半分生機。於是茅山鼻祖清泉子也帶領門下眾人遠離故土,來到了地處江南的茅山之中。

茅山原名句曲山,又稱地肺山,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清泉子在此修建道觀,宣揚道教

進到茅山派的領地,映入眼簾的首先是高聳入雲的山峰,偌大的山門,雖然有些老舊但是樸實而不失大氣,看起來很是壯觀。

可能是這個世界的靈氣非常充足吧,上官許洋一路上見到好多天然的地脈,所謂地脈也就是風水、龍脈之類的。

看的上官許洋讚歎不已,這裏的空氣本來就比現代城市好的多了,現在又有天然的陣法,真是讓上官許洋流連忘返啊。

現在上官許洋吸一口空氣中都含有靈氣,不過可惜的是對上官許洋現在的幫助已經不大了。

不過對於那些普通人來說常年生活在這裏那可真的說不定能延年益壽的,畢竟上官許洋一路上就看到了好幾位年紀過百的老大爺和老奶奶了。

茅山派其實非常渴求上官許洋這位新加入茅山的小師弟能夠練出來洗經伐髓丹的。

說起來他們現在比起以前曆代真可以說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原因有很多:天地中的靈氣減弱是一方麵原因,妖魔鬼怪橫行又是一方麵,關鍵是人有懶惰性,時間一長不思進取,就不進則退了。

上官許洋和九叔還有四眉道長一同進入了門派山門之中,那是一座類似廟宇的道貫,看起來比較龐大,上官許洋來之前聽九叔說過,茅山分為三個區域。

一個在山腳,一個在山腰,最後一個在山頂,茅山派作為世俗中的除妖降魔的門派也算是比較有名的,所以有些人就慕名而來希望可以學習道法,求的長生。

山腳處就是茅山派的記名弟子和入門弟子的住處,比較簡陋吃的也一般,一日三餐,粗茶淡飯。

主要是考驗剛入門弟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心性。

至於山腰處就是內門弟子和精英弟子的住處,有專門的修煉場地,因為已經有了法術所以還會不定時進行考核,頒發任務之類的。

最後是山頂處,這裏靈氣最為濃鬱,是茅山派的曆代掌門與長老們的閉關之地,平時嫌少有人上來,一般有事也是使用傳音玉簡之類的。

九叔算是內門執法長老了,一身後天巔峰法力修為在茅山派中除去掌門之外也算前三了。

但是他性格不羈,不想被門派束縛,所以才自己開了個義莊,幫別人做些事情,順便修行,每個月定時會回門派幾天。

從茅山派的山腳到山頂一路上上官許洋見到了許多穿著道服的道士見到九叔和四眉道長恭恭敬敬的喊“師叔”要麼就是“師叔祖”

原因是茅山派是按輩分算的,到九叔他們這輩算是十九代弟子,他們收的弟子算是二十代弟子,以此類推。

而茅山派隻要是修為達到了,並且通過長老審核了就可以對外招收弟子了。

所以一路上一堆小輩見到九叔和四眉道長就想刷刷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