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村距離小河鎮隻有一二裏地,步行一刻鍾便到的事,且過年時小河鎮有不少好玩的地方,昨天初一,趙慶喜和大哥兩個弟弟去鎮裏玩時,還念叨著哪些地方帶那幾個表弟和小表妹去呢。

趙老大把外甥和外甥女帶到兒子屋裏,就出去撮玉米芯好點一盆火讓孩子烤烤火,掂著個破瓦盆到廚屋時,卻見妻子還是不緊不慢地在整治要招待另外兩個妹妹的菜肴,便有些不喜:“不是讓你先給孩子們弄兩碗熱糖水嗎?”

“家裏就那一點糖”,趙大嫂嘟囔著,很有些不舍得,不過還是拿出四個大瓷碗,一一放進去一撮黑糖,“沒想到小峻把那兩個孩子也帶來了,咱們弄這些菜還不知道夠不夠呢。”

趙老大在盆子裏撮好玉米芯,打著火石道:“不夠再買去,待會兒你可別在孩子麵前瞎說。”

“我傻嗎?”趙大嫂不喜道,“對了,這四個孩子也按照給二妹三妹家的孩子那般給壓歲錢?”

“多給兩文”,趙老大眯著眼將盆裏的火吹旺,“過年孩子提著東西來看咱這舅舅舅媽,多給多少都不多。”

趙大嫂答應一聲,有些心疼地道:“拿不那一點兒東西,倒是要逛走咱們不少錢。”

趙老大低聲嗬斥,“少說兩句吧你。”

這邊正說著,出去買酒的趙安國和到鄰居家借香菜的趙老太太一前一後地回來了,見自家院子裏站著個鐵塔似的漢子,趙老太太便問:“你是誰家的親戚,莫不是走錯門了?”

“娘,這是小峻家裏的光伯”,趙安國解釋,又問光海,“輕輕和小峻他們來了?”

光海點頭,“少爺說有能力了,這過年,應該到舅老爺家走走親戚的。”

“小舅”,屋子裏,聽到趙安國聲音的樂峻牽著妹妹忙出來打招呼,“姥姥,您一向可好?”

見趙老太太點頭,便又給她介紹後麵的樂巍和方宴,他們同樣跟著喊了聲姥姥。

趙老太太不冷不熱地點點頭,讓他們自己去玩,便進了廚屋,這邊趙老大端著燃好的火盆出來了,趙大嫂往外看看,覺得男人應該聽不到自己的話,才跟婆婆道:“娘,您剛才可聽見了?那漢子喊小峻和輕輕少爺小姐?這幾個連肚子都糊弄不飽的孩子,擺這排場,沒得讓人笑話呢。”

在她看來,外甥外甥女走個親戚還帶三張嘴來,這是極不講禮貌的行為,不明擺著打秋風來了嗎?

趙老太太一眼就看出這個兒媳婦的想法,哼了聲道:“沒看見那幾個孩子穿得都是新棉衣,會來蹭咱家一頓飯?消停點兒,好好準備飯食吧,待會二妞三妞便到了。”

趙大嫂聞言,走到廚房門口向外張望了一眼,這一看就吃一驚,剛才她看到幾個孩子就覺得有些別扭,卻說不出是哪兒別扭,被娘這一說才發現,是四個孩子穿得比他們都好。

她身上的,還是剛成親那兩年家裏寬裕時,做的一身棉衣,卻沒想到,這幾個沒有大人照料的孩子能穿這麼好?

是了是了,那五弟不是說,這沒了的大妹夫,以前幫過蔣府的老夫人,人家感謝他們,連那麼好吃的餃子都送了,還差這幾身衣服?

且,老四那兒還幫著他們買下了他們村裏的山,這幾個孩子應該過得真是不錯吧。

如此一想,趙大嫂忙去看剛才男人提過來的兩兜東西,打開一看,竟有一隻燒雞一隻醬鴨還有兩封上好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