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陷阱(1 / 2)

河岸距離大雁山山腳約莫五百米,一邊走,羅耀好奇道:“來了這麼久,這大雁山也沒見著一隻大雁啊,為什麼叫大雁山呢?”

“噗哧!”赫春梅忍不住笑了出來:“你叫羅耀,也沒見你照耀誰吧!”

“懟我?”羅耀不服:“那你倒是說說這裏為什麼叫大雁山。”

赫春梅搖搖頭,隻能感歎,沒文化,真可怕,與張雯雯、華鋒相互看了看,似乎都有一樣的感覺,赫春梅隨即談到了大雁山的由來。

這大雁山,以前的確是大雁滿山,那時候的大雁山隻有五六百米,山矮,而且山上有湖泊,是大雁的集中棲息地,故而名作大雁山。

曆史上,著名宋代詩人,天成巧匠餘飛曾寫道:“天成碧落群,山滿大雁歸!”

描述的便是大雁成群,有的大雁來遲了,發現山上已經住滿了大雁,隻能悻悻而回。

當然這也是餘飛自身的真實寫照,前往燕京參加科考,但是因為去得比較晚,旅店早已經住滿了人,大街小巷打滿了地鋪,然而當年的科考隻招前三名,餘飛想了想,幹脆直接回了川蜀,後隱居大雁山!

隨後北邊發生了大掃蕩,偷獵等事情。

獸類被驅逐到了大雁山上,大雁山上食物不多,許多快速的獸類便盯上了大雁。

大雁體型相對肥碩,盡管飛得高,但是起飛卻是很慢,便淪為了獸類的美餐,久而久之,大雁山的大雁也就越來越少,到現在,已經很難再看不到大雁了。

羅耀翻了翻白眼,心裏想著,還不是跟我想的一樣嗎,這大雁山就是因為大雁而得名,不過他忽略了形成現在的情況,忘了背後的曆史文化背景。

五百米的路程並不遠,十分鍾不到四人就趕到了。

風從背後吹來,山上的樹不停地後仰,樹叢間空無一物,跟對麵的狼王嶺相比,這裏竟然沒什麼雜草,但是地麵濕潤,有些奇怪。

“這也太安靜了吧,不是說,這大雁山獸類眾多嗎?我怎麼一個也沒見著?”羅耀的問題又來了。

華鋒瞟了一眼:“就你話多,這裏地質疏鬆,連草都沒有,也代表著這裏沒有獵物,哪個獸會生活在這裏?”

並且這樣的土質,挖出來的洞太過潮濕,不適宜獸類居住。

因此這一座山上是沒有獸類的,整個大雁山可不是僅僅眼前這一座,還包括了後麵兩座,其中中間的一座最高,接近五千米的高度,山頂上甚至能看到積雪,大雁山的絕大多數獸類都在這裏!

上山,一路暢通無阻,不過樹上偶有小動物經過,幾人卻是沒太在意。

“剛才頭上那是鬆鼠嗎?體型好像沒什麼變化,它們有智慧嗎?”這才沒走到幾步,羅耀的問題繼續!

第一個問題幾人還覺得沒啥,但是第二個問題卻引起了華鋒的警惕。

鬆鼠跟人類的關係一般,如果要說差,那大抵是因為人類砍伐的樹木較多,減少了它們的生存棲息地,造成食物銳減。

人類也很少捕殺鬆鼠,畢竟體型小,速度快,而且有樹木作為掩體,很難捕到,除非是捕捉鬆樹窩裏的小鬆鼠,但是鬆鼠的窩都比較高,也比較隱蔽,隻能用長杆去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