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年的修整操練,石家軍已經兵強馬壯了,期間,方震多次企圖帶兵過河均被擊退。燕州總督府也派燕北大營的孫勝大將軍、燕穀大營周雄、高盛前來征討,均無功而返。大王為此時分的擔憂,寢食難安。而大王子和二王子之間的明爭暗鬥日漸白熱化,自從二王子娶了西蘭公主鮑酋之後,便暗地裏與西蘭王相通。聖元618年4月,西蘭國經過一年多的準備之後,再次發兵入侵大梁。由於西蘭與燕州聯姻為同盟,同盟雙方的一方有戰事爆發,另一方必須無條件支持。因此,燕州國則有義務幫助西蘭打敗大梁。燕州兵馬總督府大堂。李琪良升堂,燕北大營和燕穀大營的將軍全部到齊。李琪良道:“剛剛接到西蘭國請求出兵的密函,西蘭國大王鮑拉克親筆信,稱大梁多次侵擾西蘭邊境,掠奪西蘭邊民,西蘭國忍無可忍奮起反擊,發兵三十萬,分三路攻入大梁。現請求我燕州履行同盟國義務,發兵出鹿回關,從東向西打擊大梁,回師於大梁都城之下,打下大梁國,兩國平分大梁的土地和財物人口。大家來議一下,如何處置?”燕北大營大都督孫勝道:“我軍現在內患未除,所有軍隊全部壓在燕穀河北岸,一旦調離,難免被石家軍乘虛而入!還望總督大人三思而後定。”燕穀大營的周雄大都督道:“孫大將軍,那個石野娃怎麼說也是你的麾下,怎麼就反了,難道你無法轄製於他嗎?”孫勝冷笑道:“親兄弟尚且反目!更勿論上下級之間了!何況本將也親自率軍征討,怎奈那廝妖術無邊,我等均不是對手啊!”李琪良道:“今天不是討論石家軍的問題,石家軍本督自有對策,大家隻需議定是否出兵大梁,出多少兵合適?”燕穀大營副都督高盛道:“可是我們與大梁、天甘三國同盟在先啊,一旦我們背信棄義進攻大梁,就等於同時向天甘國宣戰!這個後果將會很嚴重!”眾將軍大多反對出兵大梁,畢竟兩國之間有個同盟在先,而且也曾經一起抵禦過西蘭的入侵,最後大家商議的結果是:派遣五萬燕穀軍,由高盛將軍率領,進駐鹿回關,按兵不動,保持中立。退堂之後,李琪良即刻進宮向父王李天龍稟報了總督府的意見。李天龍自從與西蘭公主鮑酋有了一腿之後,便寢食難安,尤其是鮑酋與二王子成親之後,他整日悶悶不樂。這時,內宮的宦官來報:“大王,大王子稱有軍情求見。”大王披上龍袍,說道:“讓他到勤政殿等本王。”說完頭也不回地就走了。“大王有旨,宣燕州兵馬總督李琪良勤政殿覲見!”當值的宦官在大殿庭前高聲喊道。勤政殿內,李琪良站在大殿裏麵,向父王說道:“父王,兒臣的總督府已經有了結果,總督府的決策是派遣高盛將軍及一百名戰將統兵五萬屯紮鹿回兵站守邊,按兵不動。”李天龍聽了,略有沉思道:“攘外必先安內!就以總督府的名義給西蘭王回函,就說現在我們正在內戰,暫無法抽身外援!同時給大梁國密函,就說我燕州國正在內戰,此役隻能保持中立,望其好自為之!”李琪良點頭道:“父王英明,如是甚好!那麼,兒臣這就去辦!兒臣告退!”“等等!”李天龍叫住了李琪良,接著說道:“那個南岸的石野娃,你們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李琪良道:“父王,上次也跟父王彙報過了,石家軍,就是叛軍,現在已經擁兵五十多萬,我們兩個大營的總兵力加在一起才不過三十五萬!這是其一,其二,他石野娃在南岸實行什麼三年免稅!民心向背啊,河北的好多百姓都在悄悄過河,投奔過去,其三,他那邊的兵,一年的軍餉是咱們這邊兵的兩倍!他哪裏有那麼多銀子?可是他卻幹成了!現在別說我們去打去征討,能守住燕穀河已經不宜了!”李天龍表情有些嚴肅了,說道:“這樣不行!派死士去幹掉他!”李琪良苦笑道:“誰也殺不了他,這個石野娃是個內功高手,幻化無窮,殺傷力極大,一人克敵萬軍,手上的追魂奪命石無人能敵,死士,奈何不了他。”李天龍道:“我這裏有個人,是我後宮的侍衛教頭,交給你,這個人精通異術,絕對不在石野娃之下!就讓他去做死士吧,不除掉石野娃,本王焉有安寧啊!”李琪良和李天龍又密談了好久,李琪良才離開王宮。第二天,燕穀大營點兵五萬,由高盛將軍率領,匆匆開往鹿回關前沿,同時派遣信使分別前往大梁和西涼。話說石野娃接到探馬密報,西蘭進軍大梁,燕州發兵五萬前往鹿回關,他突然覺得機會來了!馬上召集全體將軍議事。石野娃道:“各位!現在西蘭國再次發兵大梁,燕州與西蘭聯姻,勢必出兵協助,我等可趁此時機驅兵過河,拿下燕京城!”馬回嶺道:“那還等什麼?打吧!俺早就想打了!總督,你就下令吧,我們都聽從總督大人的調遣!”石野娃道:“好!現將各地兵馬集結!東麵的清水關要重點防守,不要被大遼和契丹抄了後路,看看誰願意前往清水關駐防?”
175 決戰在即(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