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段(1 / 3)

他彎了下`身子,看著紀知遙:“你是為了溫阮?”

紀知遙抬頭:“不,末將為了大襄。”

“……”

一列旗,自宮門處展揚著進來。

獵獵作響。

……

情勢驟然急轉,殷九野與紀知遙開始了最後的清宮。

死亡的陰影籠罩而下,如同烏雲般遮住了文宗帝頭頂的光,他倒如山頹。

“陛下,你輸了。”溫仲德走到他身邊,靜聲說。

“紀知遙為何會叛變!”文宗帝的憤怒難以言喻,在他所有的算計中,最大的籌碼是紀知遙的忠心。

他絕不該背叛大襄,背叛君王!

溫仲德看了看落魄潦草,神色發狂的文宗帝,淡聲說:“他沒有叛變,他始終忠於大襄,也忠於天家,可天家,不止你一個人。”

第137章

靖遠侯也好, 殷九野也好, 從來沒有肯定地覺得紀知遙最終會選擇他們。

那實在是個愚木腦袋, 還是個實心的, 敲一下都不帶響的。

所以當時殷九野去追紀知遙的時候,是真做好了一旦紀知遙仍要撞南牆,他們就送他上西天的準備。

政變永遠是殘酷的,容不下過多的慈悲憐憫,也容不下念及舊情不忍下手。

稍有疏忽, 滿盤皆輸。

這也是靖遠侯不讓溫北川去追紀知遙的第二個原因。

溫北川也許下得去狠心, 但是他的能力不足以支撐這樣的狠心, 而殷九野不但有狠心, 也有狠手。

紀知遙仍不知他是真的在死亡的邊緣線上瘋狂地試探了一回。

而靖遠侯讓殷九野去追紀知遙第一個原因, 自然是因為, 殷九野是太子。

殷九野的槍尖直刺而去, 挾裹著磅礴的殺機,點在文宗帝眉心。

溫阮給他係在槍尖上的那一段當纓子的布料, 早已被鮮血浸透, 成了真正的紅纓,滴滴答答地滴著血珠, 滴在文宗帝的衣上。

殷九野慢慢地往前探身, 慢慢地逼向文宗帝, 慢慢地開口。

陰冷帶恨,字字噬骨。

“父皇。”

文宗帝大駭!

他往後退去,看著殷九野的瞳孔一點點放大, 寫滿了驚恐和難以置信。

而往日的仇恨如同狂風急浪般地湧入了殷九野的心間,他壓抑不住滿腔的暴戾和狂躁,恨不得立刻將眼前的文宗帝千刀萬剮。

就在殷九野克製不住殺意,要一槍穿透文宗帝眉骨時,一雙手握住了他的槍杆。

“不可!”靖遠侯。

殷九野抬眸,眼中腥紅,混沌難辨。

“他媽的又來了!”靖遠侯罵了聲娘,“閨女,你趕緊給我過來!”

溫阮抱著貓,踏過一地的血水與雪水交融的地麵,也避開了地上的屍骸,走到殷九野跟前,衝他笑了笑,輕輕脆脆地喊了一聲:“阿九。”

殷九野用力地閉了下眼睛,被鮮血和殺戮蒙蔽的腦海得了一絲清明。

放下槍,他看了溫阮一眼,慢慢地走到了一個角落,默默地坐著。

像個被遺棄的小孩。

最後收拾殘局的人是溫北川,一如以前,他與紀知遙合力善後。

這場聲勢浩大的宮變以文宗帝的慘敗告終,他成為了階下囚。

從紀知遙決定同殷九野回京的那一刻起,這個結局就已經定下。後來的廝殺,不過是為了清理戰場,掃清一切死忠於文宗帝的人。

如何將一場宮變的死亡人數控製在最小的範圍之內,是靖遠侯一直在思考的,但這不代表,一場宮變一個人都不死。

總會有人要死,那是必須要流的鮮血。

溫阮聞到了他身上濃烈的血腥味,很是嗆鼻。

她不知道為何阿九會這麼反常,但看他的狀態也似乎不想與人說話,溫阮便隻是陪他安靜地坐著。